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5年11月中期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村干部的政治素质现状分析/王玉萍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王玉萍 日期:2016-01-18 18:38:36
种粮直补数额,81.9%的受访者对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举措“非常满意”,另有16.7%的受访者选择“比较满意”。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只有6.9%的问卷对象能正确选出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题,有18.1%的问卷对象能正确选出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在回答“你认为村干部在村民自治中充当着什么角色”这一问题时,选择“农民的当家人”者占25.3%,选择“农民的勤务员”者占38.6%,选择“农民的领导人”者占6.9%,选择“说不清楚”者占29.2%。这说明,村干部对自身政治角色的认知比较模糊,他们虽然熟知政府的各项惠农政策,但对国家具体政治制度的认知比较肤浅,甚至没有人能够做到清晰表达。他们的政治认知早已告别了以“普遍的个人崇拜、异化的政治热情、盲目的服从心理和压抑的政治个性”为特征的时代,正在向多样化、理性化转变,但政治认知的系统化和知识化程度仍非常有限。
  一般来讲,政治认知程度与政治认知渠道的多寡和通畅程度成正相关关系。当前,开放的社会环境和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为拓宽村干部的政治认知渠道提供了客观条件,他们学习政治知识、获取政治信息的渠道日益多样化。调查得知,“上级传达”仍是村干部获得政治知识和信息的首要渠道,有效百分比为46.2%;其次是“电视”和“报纸”,分别占30.1%和13.6%;再次是“上网”和“听收音机”,分别占5.3%和4.8%。这一调查数据令我们略感意外,作为乡村的精英群体,村干部不管从文化程度还是工作需要看,都应该比普通农民具有对信息网络更高的关注度和利用率。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十个样本村只有两个村庄的村委会配置有电脑,利用率还十分有限。在外打过工的年轻人才是接触网络信息媒介的主体,村干部对信息网络的接触度与普通农民并无太大差别。因此,相关的政策制定与制度改进必须充分考虑村干部的政治认知方式和特点。
  四、政治心理:消极无奈的“撞钟人”心理
  政治心理是产生政治行为的中介环节,要想改变一定的政治行为,首先要从转变政治心理着手。村干部作为一个特殊的利益群体,其政治心理状况直接决定他们具体的村治行为。
  笔者在对村干部的访谈中,能够很明显地感受到他们对村务的消极抱怨心理。问卷显示,84.7%的问卷对象认为村干部“不好当”,11.1%的问卷对象认为“好当”,另有4.2%的问卷对象选择“说不清”;在回答“您是否愿意继续担任村干部”这一问题时,选择“愿意”者占70.8%,选择“不愿意”者占29.2%;在回答“您认为工作中面临的最大障碍是什么”这一问题时,选择“掌握资源少”的占36.1%,选择“政府不支持”的占6.9%,选择“群众不信任”的占44.5%,选择“班子不团结”的占12.5%。可见,由于群众的不信任、不配合,再加上掌握资源有限,大多数人认为村干部不好当,但大多数在职村干部又愿意继续连任,这种矛盾选择和普遍的消极抱怨构成了当前多数村干部的政治心理特征。
  实践中,村干部的村治角色和获取的报酬对其政治心理的形成影响最大。关于村干部的角色,徐勇认为村干部扮演着政府代理人和村民当家人的“双重角色”。在此基础上,吴毅进一步提出“双重边缘化”的概念来分析村治资源匮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