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领导决策中的隐性风险与防避之道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魏 鸿 日期:2019-08-28 16:51:26

   【摘  要】领导者在开展决策的过程中,容易陷入利益风险、情感风险、知识风险、思维风险和心理风险。应对这些隐性风险,在领导者个人层面,要夯实自身专业素养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恪守求真务实态度以增强决策的可行性;在决策机制层面,要建立多元协商机制以降低决策的主观性,健全决策应急机制以应对突发性事件;在职业环境层面,要鼓励构建下属敢于进谏的工作氛围,着力搭建严密科学高效的工作系统。

  【关 键 词】领导者;领导决策;隐性风险
  【作者简介】魏鸿(1971— ),女,中共贵州毕节市委党校(毕节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管理、领导行为学。
  【中图分类号】C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19)17-0023-04
 
  在管理学术语中,领导决策是指领导者在推进日常工作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和专业的视角从诸多可行方案中选择最佳的执行方案,进而高效实现预期工作目标。领导决策作为一种服务于目标任务的执行性操作,保证任务的高效性和可行性是其核心要求。但立足于客观实践来看,领导者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并非都能做出精确完美的决策方案,特别是受限于诸多隐性因素的干扰,领导者在开展决策的过程中往往会陷入不同的隐性风险,导致决策出现颠覆性失误或遭受多方面反对,最终影响到整体业务工作的顺利推进。进一步探索领导决策中的潜在风险、明确领导者容易陷入的隐性风险,进而提出相应的防范策略和预防措施,对于提升领导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务实性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领导决策中的隐性风险及其危害
  领导者作为单位范围内的权力掌控者和最高决策者,在整个决策环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决策制定是一个内容繁杂、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系统性工程。影响决策方案的因素不仅包括工作进度、下属能力、管理层建议等显性因素,还包括领导者个人的价值取向、情感倾向、知识素养、思维模式等隐性因素。特别是当决策主导权集中于领导者一身时,其对决策的价值倾向、对员工的主观情感或固有的思考方式都会影响决策的最终方向,稍有偏差,便会导致决策陷入隐性风险,进而影响到工作的实际进度,甚至最终功亏一篑。
  (一)利益风险:忽视利益均衡导致下属消极怠工
  决策的本质在于从诸多可行方案中选择成本最低、产出最大、效果最好的执行策略。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领导决策其实是一个协调各方利益进而取得最优解的博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领导者经常会陷入两个隐性风险。第一,领导者过于重视集体利益而忽视下属利益。对于领导者而言,追求集体利益最大化是其职业目标和主要任务,因而大多数领导者在参与决策时会优先考虑集体利益的最大化。[1]但如果过分追求集体利益而忽视下属利益,该决策就不可避免地失去了群众基础。例如,领导者为实现工作任务而要求全体下属频频加班,长期如此,必然会导致下属心生不满。第二,领导者高度关注精英群体而忽视普通下属。在单位工作中,必然会有精英员工与普通员工之分。精英员工的工作能力、执行效率、处事原则都极为突出,自然也深得领导者的信任。但若领导者在决策过程中过于依赖和重视精英群体的建议而忽视普通员工的意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