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基层工作评价中的“痕迹主义”表现及治理之方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李 滢 日期:2019-03-22 09:43:59
  【摘  要】痕迹管理因为刻意放大材料效用、忽略行动实效而异化为“痕迹主义”,折射出工作中的懒政不作为思维、形式主义做派、“一刀切”的考核形式和上下级间信任缺失等问题。要规避“痕迹主义”泛滥,必须端正态度、科学考核、突出重点、强化上下级间的信任感。
  【关 键 词】基层工作;痕迹管理;“痕迹主义”;形式主义;考核方式
  【作者简介】李滢(1973— ),女,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团队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19)01-0012-03
 
  基层管理如何落到实处是领导者极为关注之事,为避免弄虚作假、敷衍应付,借助发达的通信工具以拍照、微信签到、位置共享为典型方式的痕迹管理开始成为新兴考察监管手段。这原本可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下级工作的方式方法,还原下级工作开展的进度、成效,以便上级实时管控。但为“留痕”刻意放大材料效用而忽略行动实效的做法使得痕迹管理异化为“痕迹主义”,严重影响实际效果,费时费力。如何用好痕迹管理,防止其蜕变为新形式主义,成为当下领导者亟须解决的新问题。
  一、基层工作中“痕迹主义”的一般表现
  (一)舍本逐末,留“痕”为先
  基层工作的关键就在于以切实的实践行为完成上级指示,确保政令措施履行到位,进而实现预期效果,为广大民众谋利,可以说“实干”是基层工作的关键所在。但痕迹管理的泛滥使得基层干部必须首先关注自身的工作能否被上级看到,必须以必要的“留痕”来优先展示自身的工作状态。一位基层干部吐露,上级要求他们每天上午9点必须通过微信群的“发送位置”功能报告位置,以证明自己坚守在村里。[1]这就使得基层干部在工作中必须处处记录、拍照并及时上传给上级领导检阅,一旦记录不到位则可能招致质疑与批评。如此,“实干”也就只能让位于“记录”,导致舍本逐末。
  (二)层层记录,小题大做
  原本可以实时反馈工作进程与现况的痕迹管理为何异化为新的形式主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留痕”效应的放大,误导基层干部将如实记录汇报视为可以大肆宣扬自身工作细致到位的渠道。如此心态下,“留痕”就不再是如实记录,而是小题大做的刻意拔高。网络上流传的村里搞一次“卫生清扫”就需要9份档案的笑话,就真实反映了痕迹管理的过犹不及。可见,事事“留痕”、处处“留痕”,事无巨细地要求准备标准材料的做法,所带来的只会是基层干部将主要精力用于“痕迹”上,而无法投入到具体难题的解决上。
  (三)以“貌”取人,材料为王
  对于基层干部工作绩效的考核应充分结合实际效果和民众口碑进行综合判断,只有为民众所认可的干部才是真正的好干部。但过度“留痕”的做法使得材料整理成为基层干部工作的重头戏,往往不仅要求记录翔实,而且必须字迹工整、材料环环相扣、图文并茂、相互印证、漂亮完美,如此才能满足上级审核要求。一些部门下基层检查,只是粗略翻翻资料,有些基层干部就摸准了上级的这种作风,即使工作做得并不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