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单位内常见的沟通壁垒及破壁对策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钱锡红 日期:2018-12-19 10:51:36
  【摘  要】影响沟通的因素非常多,单位内常见的沟通壁垒包括信息发送者“生产”语言的困难、忽视副语言信息等,信息接收者漏出信息、选择性知觉和不擅倾听,以及不良的沟通环境和气氛。为了突破这些壁垒,单位层面要营造民主的沟通氛围、建立沟通的基本惯例、搭建面对面沟通的平台、重视沟通培训和员工集体活动,个人层面要做好充分的沟通准备、重视副语言、选择合适的沟通媒介、承认并警惕选择性知觉。
  【关 键 词】单位;管理者;沟通壁垒;沟通渠道;沟通环境
  【作者简介】钱锡红(1982— ),女,广州医科大学讲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组织行为、关系网络。
  【中图分类号】C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18)30-0014-03
 
  沟通不仅有利于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还有助于改善组织氛围并提升组织绩效。沟通出了问题,一般表现为信息发送者、信息接收者、渠道和环境出了问题,这为我们认识单位内常见的沟通壁垒及思考破壁对策提供了可能。
  一、单位内常见的沟通壁垒
  (一)信息发送者造成的沟通壁垒
  第一,信息发送者“生产”语言的困难。把思想转换成语言传输出去,与个体“生产”语言的能力密切相关。单位内有些人口齿伶俐、思维敏捷,而有些人语言表达能力平平或略显笨拙。对于后一类人,他们经常会觉得用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很困难。有时,当我们不知道如何用语言来表达思想时,普遍会有这样的表述:“您知道我的意思是什么。”但事实上,对方未必真的明白你的意思。此时,沟通的壁垒就产生了,误解在所难免。
  第二,忽视副语言信息。副语言是指不以人工创制的语言为符号,而以其他感官如视、听、嗅、味、触觉等的感知为信息载体的符号系统。研究表明,当人们获得的语言信息与副语言信息相矛盾时,人们倾向于相信后者。当一个人边看手机边说“我正在认真听”时,恐怕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在撒谎;而即使一个人没有给予任何口头上的回复,仅仅通过目光的交流和眼神的肯定,就足以让人相信他确实是在认真地聆听。研究表明,声音、语调、手势、视线等副语言信息占我们留给别人印象的90%。单位内,我们经常简单地把沟通能力强等同于口才好,但同时我们又会发现正是那些嘴巴比较“会说”的人经常得罪人。其实,为了使信息传达给对方并完全被理解,嘴巴“会说”的人同样要在眼神、语音、语调、手势等副语言方面下功夫,不但要会说,还要会运用副语言。
  第三,信息发送者对信息的过滤。员工告诉上级的信息都是上级想听到的,这就是信息过滤。过滤是指信息发送者压缩或整合信息以使信息接收者不会因此而负担过重,或信息发送者本身试图操纵信息以使信息对自己更为有利,这些都会导致沟通出现偏差。组织纵向层级越多,信息过滤的可能性就越大。在整合信息时,个人的兴趣和自己对重要内容的认识经常被加入进去,而上级认为重要的信息却有可能被过滤掉。至于有意操纵信息的情形,后果就更加严重,这些投机分子不但涣散人心,更有甚者会断送组织的前途。
  第四,信息发送者的等级观念较强。如果信息发送者是上级,该上级等级观念较强,则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