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6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干部管理制度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杨晓曦 郑文杰 日期:2017-03-15 17:16:44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深化干部管理制度改革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客观要求,也是强化干部公共服务动机的制度保障。因此,干部管理制度改革的方向性问题——基本原则,成为亟须明确和细化的问题。干部管理制度是干部公共服务动机的客观物质保障,公共服务动机是干部管理制度的主观心理基础,二者互为辩证统一关系,并且随着社会和政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高公共服务动机也是干部管理制度改革的目的和归宿。因此,结合公共服务动机理论来分析干部管理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更具有全面性和针对性。
  一、制度化原则——干部管理制度改革的基础保障
  干部管理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制度管理,包括制度意识、制度设计、制度执行、制度监督等内容。同时,干部管理自身也是一个系统,有赖于其中各项制度的共同协调,各项制度形成合力后,系统的运转才能够良性循环。干部管理制度改革的制度化原则,既是干部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内在目标,又是干部管理制度的发展动力和基础保障。
  (一)强化制度意识:新制度主义对于制度化原则的启示
  新制度主义是当代政治学的主流理论之一,产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行为主义和理性选择理论为政治学主流意识形态的背景之下。新制度主义驳斥行为主义以“行为分析”为基石的理论,指出行为不是凭空发生的,强调政治制度的演进和变迁与政治行为的双向作用。新制度主义强调了制度行动者角色和结构的互动,其启示主要体现在:一是新制度主义与制度化原则辩证统一,制度意识和原则是新制度主义精神的子系统;二是新制度主义的理念与“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从制度的视角来分析干部管理具有本质性和科学性”的观点是一致的。因此,笔者认为制度化原则是干部管理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
  (二)形成制度:清晰地界定各项制度的边界和内容
  干部管理制度在形成过程中,要对具体的每一项指标予以界定,明确边界,并考虑到实际情况,这样形成的制度才更具有合法性和可操作性。
  1.规范界定每一项制度的具体内容,避免形成“人在制度之上”的自由裁量空间。干部管理制度的科学性体现在对每一项内容的清晰界定,制度的福利未来会被哪部分群体享用必须予以界定。干部管理中,要限制机会主义在制度范围内的各种活动,避免过大的自由裁量空间,因为界限不清楚问题将会影响到制度的主旨。如果干部管理制度中每一项制度界定的范围过于狭窄,内容指向过于宏观,就会形成“人在制度之上”的自由裁量空间。制度有可能是被有意设计出来的,或者说制度中存在着可以被更改的地方、可以被重新设计和定义的非正式交易,就是我们俗话说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因此,在制度作为政治结果输出之前,由于非正式交易的存在,这个制度就被正式而无效地执行了,就是俗话说的“走程序”。在干部管理制度的形成过程中,每一项制度形成的前提都是有关此项制度的公共服务动机的贯彻和保障。那么,还有一种可能是“制度于人之上”,例如有些制度的模板是可以被轻易地在成千上万的政府文件中找到的不常变化的模板。历史制度主义认为,制度的形成来源于既定的政治经济制度和这些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