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从滥政到懒政:内在机理及治理之策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舒绍福
日期:2016-01-30 14:16:23
滥政和懒政是权力乱象的两种极端。滥政恣意妄为,懒政无意作为,两者都直接导致行政生态和政治生态恶化,造成行政资源和权力资源的极大消耗或浪费,延误甚至阻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因而,应当深挖滥政和懒政内在的发生机理,寻求破解之道,以整治“权力裸奔”和权力虚耗,消弭滥政和懒政之痛。
一、滥政和懒政的发生机理
滥政与懒政虽然处于权力行使的两个极端,但其发生的原因与机理却有通约性。深究其发生的内在机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权力的异化
滥政的典型形式是肆意用权、恣意纵权、任性用权,是越权施政、擅权专行,是乱作为、恶作为、滥作为;懒政的典型表现是“混”“拖”“推”“避”,是消极推诿慢作为,是怠政不作为。滥政和懒政的实质都是公权力的异化。公权力本真的运行机理应当是:以公众为主体,以公共事务为指向,以公共利益为指归。然而,滥政和懒政都违背了公权力的真实意志,蜕变为谋取私利的工具,异化为损害公共利益的力量。
滥政最明显的体现就是滥用公共权力,无节制地、任性地使用公共权力,肆意进行权力寻租,把公权力特殊化、资本化、私有化和商品化。滥政无视权力的边界,“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大搞“权力裸奔”,随心所欲地越权、擅权、揽权、侵权,乃至自我赋权。这种赤裸裸的绝对权力,就像屠夫对羔羊的权力。它不但增进不了民众福祉,反而会助纣为虐。在滥政的恣意欢愉下,公权力成为越权擅政的工具和“祭品”。
懒政就是公权力的官僚化。它的主要表现是:“高高在上,滥用权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好摆门面,好说空话,思想僵化,墨守陈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拖拉,不讲效率,不负责任,不守信用,公文旅行,互相推诿,以至官气十足,动辄训人,打击报复,压制民主,欺上瞒下,专横跋扈,徇私行贿,贪赃枉法,等等。”(《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7页)该干的不干、该管的不管,在其位不谋其政、在岗却不在状态,“不干不够意思,干点意思意思”,只考虑自身得失,不作为、慢作为、不负责,这些都是懒政的主要表现。懒政虽然与恣意用权、以权谋私的滥政有所不同,但其实质也是对公权力的滥用,其危害性不可小觑。
(二)纪律规矩的失守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领导干部只有做到守纪律、讲规矩,才能更加明白自己的责任,明白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而从滥政到懒政,无不与纪律规矩的失守有很大关联。
滥政的出现,与有的领导干部不守纪律、不明规矩息息相关。有的领导干部置党纪国法于不顾,自我授权,任性、任意地使用公共权力;有的领导干部不守规矩,目中无人、心中无畏,擅权专政;有的领导干部没有规则意识和纪律标尺,背离了行政的基本准则和政治纪律,处处凭关系、讲人情,依关系用权,久而久之,必然是“权力寻租”泛滥,从而走向滥政的泥沼而难以自拔。
不讲政治规矩,不守政治纪律,甘愿当“逍遥官”“太平官”“甩手掌柜”,会自然而然地走向懒政。守土有责,公共责任优先,这是为官和从政应有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