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逆淘汰:独立性人格的官场之殇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傅 敏 陈明龙 日期:2015-05-02 13:58:59
  官场逆淘汰的存在是不容否认的现实,官场逆淘汰的危害是不容轻视的,正所谓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举一小人则群丑齐趋,此乃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的大是大非问题。官场逆淘汰“逆”在何处,从不同的维度可以给出不同的答案,平庸淘汰杰出、劣质淘汰优质、小人淘汰君子等不一而足,然而透过层层面纱,官场逆淘汰实质上“逆”在依附性人格淘汰了独立性人格。
  
  一、独立性人格是对依附性人格的超越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尽管人格是以人的个体为载体,但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故而人格本质上是社会关系发展的产物,受社会关系的总体状况牵掣。在排除人的个体特质和趋向的情况下,不同历史阶段和社会状况决定着当时人格的总体特征,从社会关系类型和人格自主性两个维度,可以将历史上的人格总体特征划分为依附性人格和独立性人格两种基本类型。
  在分配关系占主导地位的历史阶段和社会时期,因为存在着强大到超然的掌管着分配权力的力量,迫使彼时的人只能接受或适应命运的安排,形成表现形式不同但本质相同的主从关系,原始人对族群首领的卑躬、奴隶对奴隶主的屈从、农民对地主的依附等,无不如此。因此,在这样的历史阶段和社会时期,人格的总体特征是依附性的,因为只有依附才能生存,会依附才能生存得更好,依赖、服从和被动成为当时人格的总体特征。依附性人格的存在,不仅使个体的存在成为一种卑微,更让社会失去了多元,它在不断固化原有分配关系、强化专制集权的同时,压制着交换关系的成长、阻碍着民主政治的进步。尽管在分配关系占主导地位的历史阶段和社会时期,也或多或少地出现过对依附关系进行挑战的具有独立性人格的个体,但这种挑战毕竟只是间歇的、跳跃的、零散的,并不能成为当时人格的总体特征的底色。
  相对于分配关系对历史发展的作用,交换关系是革命性的力量存在,因为交换关系的出现并逐渐取代分配关系占据主导地位,使得人类社会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也奠定了人格巨变的基础。在交换关系中,原先那种掌握生死的决定性力量被消融了,它要求参与交换的主体必须是独立、平等和自由的,因为这是交换关系之所以存在的根本。与此同时,交换关系也主动生成着参与主体的独立、平等和自由意识,因为这是交换关系能够进一步成长的动因。于是,个体的主体性真正地被提上了日程。此时,人格的总体特征开始出现与以往不同的并不断被强化的崭新面貌,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成为此时人格总体特征的鲜明标签。独立性人格的壮大,将个体从卑微中解放出来而至高贵,使社会变得多元且充满活力,并在消解落后的分配关系、冲击专制集权的同时,不断生成交换关系成长、民主政治发展的本源动能。因此,交换关系对分配关系缴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果和趋势,而独立性人格对依附性人格的超越更是社会现代化的基本标志与重要推手。
  
  二、独立性人格的官场逆淘汰之因
  
  淘汰原指通过淘洗以去除杂质。从社会学意义上说,淘汰是组织为实现组织目标的最优化,通过制定和实行科学的评价体系,对组织成员进行合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