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逆淘汰:独立性人格的官场之殇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傅 敏 陈明龙 日期:2015-05-02 13:58:59
且势大不弱的形势下,权力体系中的个人,要想突破层级压迫和实现利益诉求,势必将对权力的谋取与掌握变成自己的人生圭臬,而攀附能够直接决定自己命运的上位者一直以来是谋取权力的有效捷径,故而在面对行政命令和长官意志的时候,依附性仍然是首要选择。否则,自己就会被其所处的权力体系淘汰出局,即使不被淘汰出局,也将因边缘化而生成各种各样的压力源,对个体的成长造成严重的困扰和破坏。目前出现的许多“个性官员”的生存状况也说明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虽然他们敢于挑战官场的各种“规则”、敢于突破传统施政思维、敢于触动部门和局部既得利益、敢于揭露个别领域中的敏感问题,也因此得到民众的欢迎和肯定,但他们同时也面临着舆论的跟踪、亲人的担忧、同事的怨尤等种种压力,至于将官位和利益都置之度外的豪气,更是展现了独立性人格的官场现实之困。
  
  三、独立性人格应对官场逆淘汰的路径选择
  
  目前的官场依然存在着扼杀独立性人格的强大力量,而独立性人格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需要。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来解除对独立性人格的束缚与羁绊,培育独立性人格成长的土壤与氛围,让独立性人格真正走出官场逆淘汰的窠臼。
  “权力是服务”的价值反思是官场独立性人格得以成长的根本所在。古往今来,我们对权力的价值认知经历了从控制向服务的转变过程。在传统权力行政模式下,整个行政体系的运作是基于权力核心的控制图式,强调的是社会对权力的顺应和服从,造就的是权力崇拜的官本位文化,其结果是官场成为整个社会的管控中心,权力则是实现管控的工具,与管控相适应的依附性自然成为官场基本的存在和运行准则。作为官场个体,无论是基于私的对利益的谋取,还是基于公的对理想的追求,都必须以依附取得权力为前提,官场个体的独立性根本无从谈起。退一步说,即使官场个体的独立性有所觉醒,也只能面对要么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低头,要么在激烈的排挤中出局的命运。但在现代服务行政模式下,整个行政体系的运作变成了基于服务核心的管理图式,强调的是权力对社会的响应与支持,倡导的是服务至上的理念,官场因此成为社会的服务中心,权力则是提供服务的载体。在这样的行政模式下,官场个体高度的服务理念和责任意识取代了对权力的极度追逐,自身的能力素质和提供服务的质量成为其在官场立足的资本,无须再为选择某个依附对象而绞尽脑汁,因为此时的权力赋予不再是上位层面对下位层面的赐予,而是对官场个体自身能力素质和服务质量的自然应答,于是依附性的存在基础从根本上被瓦解,独立性的弘扬成为官场的主旋律,独立性人格的官场逆淘汰悲剧由此得以终止。观目前中国之现状,由控制到服务的权力价值认知的嬗变在理论上得到了认同和响应,从传统权力行政模式向现代服务行政模式的转换在现实中也得到了认可和倡导,虽然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国家战略绝非水到渠成、一蹴而就,仍面临着复杂的现实性和现实的复杂性等种种困扰,离其真正建成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至少为独立性人格在官场的成长提供了美好的愿景。
  能力本位的文化弘扬和考核体制构建是官场独立性人格得以成长的基本保障。回顾官场既往,权力本位历来是官场文化的核心。在这种官场文化的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