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基层干部“污名化”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陈新中 日期:2013-12-05 16:19:29
  基层干部通常指县级以下干部,主要指乡镇干部。基层干部职级不高,但工作责任重大。他们处于与群众直接接触的工作前沿,是各项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社会的高速发展、民生的日益改善,基层干部均功不可没。然而,当前社会上出现了一种对基层干部“污名化”的倾向。一面是社会舆论的指责,“庸懒散”“吃卡拿要”“作威作福”等成为描绘基层干部的高频词;一面是基层干部工资待遇低、发展压力大、焦虑情绪重等现实状况。面对这种二分对立态势,该如何解读?笔者认为,应当承认,基层党委、政府的工作不可能没有缺点,但不能把个别干部的不当言行泛化至整个基层干部队伍。须知,伴随基层干部的“污名化”而来的,就是整个干部队伍的“污名化”。被误读是问题的表征,基层干部面临的困境才是问题产生的根源。
  一、基层干部缘何会“污名化”
  “两极分化”形成“素质洼地”。近年来,网络上频频曝光关于基层干部的“雷人语言”,如“就是不给你办证,看你能怎么样”“谁跟政府做对,谁就是恶”等。正是这些口无遮拦的负面话语,在网络信息传播便捷的条件下,被迅速放大,导致基层干部在群众心中出现“污点”,引发“污名”。此类话语的产生,暴露出部分基层干部存在工作方法欠缺、服务态度恶劣、思想不够端正、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之所以产生,固然与基层干部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和机会接受教育培训有关,但其根源还是在基层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即基层越来越需要高素质人才,但同时越来越难以留住高素质人才,而低素质的干部又缺乏有效的“出口”。近年来,我国虽然逐渐加大对基层输送人才的力度,但受制于区域环境、工作待遇等条件,很多优秀人才不愿在基层驻足。这些人才多数有着“选调生”“大学生村官”的背景,有着组织部门承诺的“后路”,一些人更是“坐等提拔”,还有一些人是在谋求“基层工作经验”的背景下来到基层“镀金”。不知不觉间,基层已成为官场中有抱负、有理想的年轻人的“试验田”,成为干部升迁的“跳板”。即使是把基层干部培养起来了,也很难留得住。而低素质的干部在现有的政策条件下,又缺乏有效的“出口”。正是这种“两极分化”现象,导致基层干部陷入“素质洼地”,整体素质很难得到提高。
  “隐形台阶”引发“别样心态”。基层干部多处于各种矛盾和冲突的中心地带,考核多,任务重,压力大,“五加二,白加黑”是他们长期超负荷工作的真实写照。然而,在超负荷工作的背后,却是备受挤压的成长空间。从职业发展规律上看,“人往高处走”是每个人的必然选择。“高”是广义的概念,包括工资福利待遇、社会地位、影响力等诸多方面,体现的是多样性和综合性相统一的职业追求。但在我国“金字塔型”的公务员管理制度中,这种满足多样性需求的途径主要体现在职位的高低上。职务上不去,个人的物质待遇、社会地位等都受到极大的限制。一般来说,在大的机关,从普通科员干到处级岗位一般只要四个台阶就差不多了,但在基层,这基本就是奢望。在乡镇,要想从乡镇科员走到正科级的岗位,即便干得很好,中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