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以德服人”还是“以力服人”——东西方领导者权威形成的逻辑制约性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孔维民 日期:2013-11-05 16:05:31
  领导权威的形成是多方合力作用的结果,但是它却经常成为领导者职务行为的内隐核心。不少领导者想尽办法树立自己的领导威信,确保自己拥有足够的领导力,认为如此不仅能保证政令上传下达的通畅,也可以施展拳脚,成就一番事业,顺带还可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从战术的层面来探讨领导权威的得与失固然也有意义,但在战略的层面上审视领导权威的构建路径更有纲举目张的意义。领导权威主要有两种构建路径,一是“以德服人”,二是“以力服人”。孔子说过:“为政以德,譬若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而孟子则认为这两种权威的构建路径是彼此对立的,不可以调和。孟子主张“以德服人”,排斥“以力服人”,认为这是一种霸道的作为,别人口服而心不服。作为一种文化基因,我们无法排斥其传统所谓的“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这种内在的机制性作用,然而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分析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领导者权威构建的路径差异,应有相当大的借鉴价值。
  一、传统“以德服人”的逻辑制约性及现实要求
  森严的等级制度总是与官场威权主义相伴相生的。如此则使官吏应具备相应的道德人格成为一种现实需要。从政令畅通的角度来说,“忠君”“服从”自然成为一种必然的官场文化。从基层民众的角度来看,由于上级领导掌控绝对的权力,把握资源,在无法可依的人治环境中,只能依靠“清官”“青天大老爷”来主持公正,推动事业发展。
  传统的中国官吏深受法家统御术的影响,即便是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官员思想意识的根子往往还是法家“严刑峻法”“君子不重则不威”“深藏不露,秘不可测”“圣人不亲细民,明主不躬小事”“事成君收功,事败臣认罪”这类权术思想。
  然而,一味的严刑峻法,或者只为私利大搞统御权术,只能官逼民反,因此,国家君主必得要求官吏,在恪守“忠君”这个大德的前提下,要有“民本”“爱民”的意识,而民众对于上级缺乏体制性的约束力量,也只能通过精神呼吁的方式来呼唤“清官”。金代诗人元好问的诗云:“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只从明府到,人信有清官。”越是缺乏“清官”,舆论越是要呼吁“清官”,民众越是期盼“清官”,因此,“清官”应该是中国话语体系中的独有概念。由于官方的支持,《包公案》《刘公案》《铡美案》一直为民众所推崇并且得以广泛流传,其塑造的各具特色的“清官”形象也深入人心,“清官”魅力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清官”一词也成为官方和民间的主流词汇,“清官意识”得以形成。
  虽然很难具体判断民众“清官意识”的现实价值,但是,作为一种文化存在,领导干部却不得不认真领会领导权威树立的群众基础、文化基础,并且因势利导,树立自己的领导威信。邓小平对于领导的身份定位,有着极为精彩的界定:“领导就是服务!”范仲淹、诸葛亮、林则徐之所以被人敬仰,与其具备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人格特征密切相关。反过来,若一个人的官德、私德欠缺,最不利于树立自己的权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