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网络扒粪”反响论调之辩正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黄建跃 日期:2013-02-06 17:02:28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发生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扒粪运动”。一批坚守社会正义和有志于社会改革的记者、编辑和作家涌现出来,针对极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转型时期美国社会出现的竞争无序、两极分化、官员腐败、食品安全等问题,纷纷在报纸、杂志上撰文揭露,甚至予以尖锐的抨击。最终,这场运动激活了美国的舆论监督,点燃了公民的改革热情,推动了美国的社会进步。正因如此,历史学家给予了“扒粪运动”很高的评价,称“扒粪运动”时代是一个清扫门庭的时期。从目前的情势看,“扒粪运动”大有“西风东渐”之势。以互联网为主要监督工具,国内出现了贪腐官员落马、学历造假揭丑、学术不端谴责、食品安全拷问等事件。有识之士据此声称:中国正在阔步迈入“网络扒粪”的时代。当部分国人惊叹于网络监督的巨大能量、欢欣于“网络扒粪”的已有成效之际,社会上也相应出现了“低调为官”论、“扒粪误国”论和“倒逼改革”论等多种声音。这些声音反映出了不同社会群体对于“网络扒粪”或试图回避抗拒、或抱以疑虑深忧、或满怀乐观期待的不同情态,某种程度上是对“网络扒粪”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缺乏足够精神准备的表现。笔者以为,将国内“网络扒粪”与美国“扒粪运动”两相对照,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辨明上述各种论调的真伪得失;另一方面又能够让我们理性定位“网络扒粪”的实际功效,恰当评估其可能的前景。因此,有必要依据美国“扒粪运动”的历史经验,认真分析针对“网络扒粪”提出的各种反响论调。
 
  一、“低调为官”论辨析
 
  “低调”是一个出现于元明清时期戏曲剧本当中的曲艺词汇,原指频率较低、节奏舒缓的声调。日常生活和网络媒体中常用的“低调”一词,则具有另外两重含义:其一,心理态度上的谦虚谨慎;其二,不炫耀、不吹嘘的处事方式。若依上述含义,那么“低调为官”当是值得推崇的为政准则。然而,当前有些人宣扬的所谓“互联网络扒粪运动正在以特殊的方式教育和警告政府官员,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保持低调”的“低调为官”论,并非针对上述两重含义而言,是不能认同也不能接受的。
  首先,这种“低调为官”论掩盖了导致官员落马的真实原因,存在归因不当的逻辑错误。不可否认,正是某些官员的某些高调言论或张扬举动引发了公众的质疑和批评,才促成相关部门对之进行调查,但必须看到,导致他们受到法律制裁或纪律处分的根本原因,是官员自身存在违法乱纪问题。政府官员的高档消费品如果确系个人合法收入所得,怎么可能会导致“双规”或判刑的后果?将官员落马的原因错误归因于过于高调,并据此向公职人员提出必须“低调为官”的“谆谆”告诫,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了一部分人对舆论监督的质疑心理和抗拒心态,是不足取的。
  其次,这种“低调为官”论所主张的“低调”,存在为了达到不被公众注意从而逃避监督的目的而采取隐藏或掩饰手段的倾向,实质上是充当了乡愿的吹鼓手。当前,确实有个别官员用“低调”掩盖自己的不法行径,妄图借此逃避社会监督和逃脱法律制裁。某贫困县的交通局原局长就深谙此道。媒体报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