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小圈子”现象透视
一个时期以来,有少数领导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爱搞“小圈子”。圈中人对内抱团结盟、相互帮忙、吹喇叭、抬轿子,对外以人画线、以邻为壑、排斥异己、掣肘使绊。领导干部搞“小圈子”,无论出于何种动机,都是以权力为纽带,以谋利为目的,与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追求是完全相悖的,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予以防止和遏制。 一、领导干部“小圈子”的具体表现 领导干部的“小圈子”有多种表现形式,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官商勾结”型的“小圈子”。个别领导干部远离群众,却热衷于贴近“大款”,与他们称兄道弟,打得火热。有的以各种借口不参加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党委(党组)会,而对“大款”举办的生日会、婚礼、宴会、庆典等活动则有请必到,从不推辞;有的很少到困难户、五保户家里走走看看,却常常是“大款”家里的“座上宾”;有的对“大款”表现得异常关心,不管他们提出的要求合法不合法,都慨然允诺,竭尽全力去办。那些“大款”们则抓住领导干部的弱点,投其所好,或施之以金钱,或诱之以美色,或二者并用;也有的采取“迂回包抄”战术,或攀老乡,或拉拢领导干部的子女,从而达到收买领导干部的目的。 二是“战友、同学、同乡”型的“小圈子”。少数领导干部交流到异地工作,总是急于在所在地干部队伍中认老乡、访战友、叙同窗,继而组织战友会、同学会、同乡会,甚至搞“拜把子”结义。战友、同学、老乡之间,今天你请我,明天我请你,不亦乐乎。在这些领导干部看来,交流到异地工作,对当地情况不熟悉,希望多交些“朋友”,以便于开展工作;有的希望与当地势力攀上关系,以图站稳脚跟;还有的自知自身素质不高、能力不强,借助编织关系网,为自己的“进步”架桥铺路。 三是“上下勾结”型的“小圈子”。少数领导干部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为自己升迁提职拉选票,以人画线、以我站队,搞亲亲疏疏、团团伙伙、厚此薄彼、唯亲是举。一些基层领导干部特别是一些年轻领导干部也热衷于在上级领导机关为自己寻找所谓的“靠山”。有的参加工作时间不长,不是扎扎实实工作,而是通过老乡介绍、朋友撮合、与领导干部子女套近乎等手段,拉关系、拜门子,三天两头往领导家中跑,有事无事围着领导转,想方设法与领导干部“零距离接触”。于是,上下一拍即合:上级为下级撑大伞,遮阴凉,当后台,做靠山,开辟权力场,无功厚禄,有过庇护;下级甘为上级鹰犬,为其当“哨兵”,搞“情报”,谋利益,拉关系,丰羽翼,扩势力,无功颂德,有过粉饰。 四是“义结金兰”型的“小圈子”。一些领导干部从个人利益出发,借组织战友会、同学会、同乡会名义搞人情圈子,编织关系网,以便碰到困难时相互帮助、“荣辱与共”。极个别党员领导干部甚至搞结盟活动,聚会盟誓,签订所谓的“结弟兄之义,传世代之情”,相互间遇事则鼎力相助。 二、领导干部“小圈子”形成的深层次原因 领导干部搞“小圈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封建陋习沉渣泛起的影响,也有深刻的现实社会背景,还与少数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