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党的生命”论断的演进历程、内在逻辑与现实启示/范根平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范根平
日期:2023-08-23 17:50:18
以党的建设质量和应对各种风险考验的能力来佐证和强化“党的生命”论断的客观真理性;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要在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以“党的生命”新的论断推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党的领导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14]16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全方位地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并将“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列为十三大显著优势之首,凸显了党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地位。实践证明,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党的纲领符合实际和发展规律,党的路线切实可行,党的事业必然蓬勃发展;如若不然,党的事业就会遭遇重大挫折,甚至坠入深渊。
从“党的生命”这一特定视角来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依靠科学研判形势,制定正确的政策和策略,领导人民成功夺取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党突出强调党内团结和统一,克服了党内分裂和分散主义的错误倾向,消除了帝国主义和反革命分子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威胁,成功实现社会制度的伟大变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持续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新形势下提升党的领导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增强党的活力与生机注入了强劲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更加强调道路对于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和党自身前途命运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坚持群众路线,并将“党的作风”“党的纪律”“旗帜鲜明讲政治”提升到“党的生命”这一前所未有的认识高度,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持之以恒反腐肃纪,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党始终沿着正确航向前进。
“党的生命”论断的历史演进不仅再现了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壮阔实践中认识和把握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曲折历程,更是蕴含了“人民至上”的价值遵循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逻辑。这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中国共产党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包括社会主要矛盾在内的、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和顽瘴痼疾,筑牢党的执政根基;另一方面,党必须不断提升与时代和实践要求相适应的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更好地将党的领导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同时,实现党长期执政的既定目标,永葆百年大党的蓬勃朝气。
(三)坚持理论掌握群众,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话语创新
马克思曾说过:“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9]9这告诫我们,一种理论要传播、发展,就必须掌握群众,不能自我封闭而仅成为少数人掌握的科学真理,陷入曲高和寡的境地。因此,要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彻底”的理论通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语形式“说服人”,成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进而实现精神力量向物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