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基层治理的内卷化趋势及其生成逻辑与消解措施/曲 艺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曲 艺
日期:2022-01-25 17:19:19
性的加剧,而是对不同利益主体诉求充分和周到考虑与回应的叠加导致的。具体到现实工作中,即小事的处理过程、资源使用、利益分配需要进行更多层面的思考,也需要与更多主体进行对接、沟通。从形式上来看,充分交流、兼顾各方都是必要且合理的,但多元主体的参与行动中也不乏刻意性、表演性和仪式性行为。这就会引致部分参与者对事物本身表现出不耐烦情绪。
2.喧嚣治理。多元主体诉求的满足建立于充分沟通交流之上,如何才能实现不同群体的深度互动并使其开诚布公地表达态度和想法?基层组织通常会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来淡化行政色彩。从交流效果来看,轻松、愉快的氛围确实能增进各方了解,实现对不同诉求的充分掌握,但多元参与、频繁活动的成本投入也随之增加。这不单是物质资源耗费的增长,还包括互动范围扩大、互动频率上升所导致的“问题链”显著拉长,直接后果即基层治理内容的不断增加,形成“喧嚣的治理”。[3]
3.小心翼翼。协调多方事实上就是让不同想法与观点进行碰撞,求同存异而最终达成一致。在减少矛盾、避免争执、维系和睦的心理下,参与治理的各方都会采取更为谨慎和细致的做法,优先追求“不找事”目标而忽略行动效率。这也就引致以居委会为代表的基层组织会不断接触、安抚与协调其他主体,宁愿让决策过程慢下来,也不能出现疏忽和漏洞。这就必然引致治理更多流于和谐的表面形式而轻视业绩成效,造成内卷化的典型后果。
4.过度投入。基层事务处理的核心固然首先是民众满意,但也需考虑资源投入,毕竟“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的状态并未彻底改变。基层组织需要在问题应对中考虑单位投入与单位产出,避免为某一事件长期牵制而降低整体效率。但基层治理过程的日渐复杂、精细所引致的首要后果就是治理主体对形式的重视,不惜密集投入以换得其他参与主体的认同。在“不能让人挑出毛病来”的心理下,治理主体所要求的认同往往是囊括全部治理力量的认可感。这就必然导致治理过程的日益烦琐甚至不堪重负。
5.路径依赖。难以处理的基层问题原本应该寻求多方力量共同出谋划策、积极配合,但现实中很多时候却是依赖基层政府的行政干预,即依靠党和政府的权威来解决相关问题。这变相强化了基层组织的行政色彩,也会为民众留下偏见,即社区治理落到实处还是要靠权威驱动。这便锁定了将来解决类似问题的路径方法,弱化了社会组织解决问题的能力,抑制了社区自治的发展。
二、基层治理内卷化的生成逻辑
1.治理元素叠加。伴随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社区日渐成为基层治理的主要领域,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又使得社区所囊括的资源种类、利益主体同步增加。这不单带来了管理与服务内容的增多,也要求进行更明确的功能界定与边界划分。这使得身处其中的各主体产生了拥挤感和紧张感,产生了相互排斥的趋向。一旦出现涉及自身利益的事件,其自然也就更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和诉求激增,不可避免地扩大了社区内部的复杂性。在协调多方利益并兼顾各主体情绪的过程中,治理主体会更加谨慎、细致、耐心,唯恐激化冲突,也就更容易拉长沟通过程、强化协调效果、扩大多元互动平台而牺牲速度效率,在资源要素持续交错叠加的过程中使得基层治理愈加复杂与精细。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