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官本位意识的当代根源解读/罗来玮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罗来玮
日期:2021-06-15 10:11:54
思维范式之下的公正公平之重要。也就是说,由于固有的思维定式和行事习惯,中国人在处理社会事务时首先考量的因素是基于血缘、地缘和业缘基础上的各种人际关系,这显然不是亨廷顿所言及的理性。很显然,官本位意识能够及时给予上述具有伦理型情结的个体以人际关系上的帮扶,因而就社会统治结构中处于底层的个体而言,官本位也就有了其必然存在的土壤和根基。同时,从作为管理者和服务者的上层官吏角度而言,官员是优秀社会人的同时也是以生物人存在为前提的,他们也会对利益、功名等官本位诱因抱有浓厚的兴趣,渴望追寻自身成就、价值以及利益诉求等符合人性本源的目标,这显然会促使官员本能地赞成并支持官本位以显性抑或隐性的方式存在。这样,上至官员下至百姓,在中国这个特殊的文化圈内,官本位意识和现象在人们的唾弃和谩骂中仍然有着较为深刻的文化基因和肥沃的土壤。
简言之,社会虽在变迁,文化却有着内在的延续性。官本位滋生的历史根源和当代根源虽有差异,却有着内在的延承性和一致性。也即,当代官本位的存在是有着历史文化基因的:中国历史上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官本位伦理情结,由于文化的延承性,在当代社会中仍有迹可循,这样历史上的官本位遗毒也便成为当代官本位滋生的内在逻辑根源之一。
(二)现实层面的客观解读
中国社会特殊的伦理文化情结为官本位在当代中国的存在提供了可能,但并不是必然。官本位意识和官本位现象在当代中国普遍存在,除伦理文化提供的可能性之外,更主要的是在当代中国存在着诸多的官本位得以生存的现实性要素。
1.独特的社会运行方式
众所周知,我国各地的经济状况和社会状况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是一种客观性质的松散状态,如果给予这种松散状态以更多的自由权限,在地域过于广博、民族和人口过于众多的情形之下,必然会使社会陷入无序的泥潭之中。因此,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效仿苏联,以计划经济为主线,建立了自上而下的社会运行系统。这种社会运行体系最大的特点便是权力的单向度集中。这种社会运行方式可以把全国的人力和物力集中、整合起来形成合力,但是不可否认,这种模式压抑了个体价值空间,作为技术创造者的个体智力资源被忽视,反映到整个民族层面就是整个民族的创造力低下。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有意识地释放和瓦解着这种单向度的社会运行、管控方式,从经济层面力推更具活力的市场经济模式,在政治层面积极探索科学的民主决策模式。但是众所周知,中国的权力改革是按金字塔形的节点方式释放的,在纵向上仍然存在着单向度的盲目服从和盲目崇拜,很显然这为官本位意识延续提供了良好契机,当代官本位现象很大程度上便是由此而来。邓小平同志曾经语重心长地指出:“不少地方和单位,都有家长式的人物,他们的权力不受限制,别人都要唯命是从,甚至形成对他们的人身依附关系。”[1]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探索出一条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权力监督制度和执纪执法体系”[2]的原因也在于此。
官本位是历史的遗毒,在当代中国再次沉渣泛起,完全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所出现的一种相对意识,消亡是必然的,但是其消亡程度完全依赖、取决于改革的深入程度,现在国家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