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领导者跨越争端化解理想化陷阱的务实之策/傅 敏 陈明龙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傅 敏 陈明龙 日期:2020-11-13 16:26:01
变得严谨细致,才能让责任落实在不断质疑中变得坚实有力。在单位治理中,统一的声音固然重要,但不同声音的存在能让领导者始终保持清醒与警惕。破坏性力量与建设性力量本就是争端的两种基本组成部分,那种只见其破坏性,无视其建设性,从而试图化解一切争端的做法,无异于自断一臂。因此,认为争端都是必须化解的,看似积极进取、攻坚克难,实则难逃眼光褊狭、行为片面的嫌疑。
  争端都是能彻底化解的。争端从本质上来说是矛盾的基本表现形式之一。争端的出现实际上就是矛盾斗争性的体现,而争端的化解就是矛盾同一性的体现。众所周知,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争端的化解绝非心想就能事成那么简单,而是必须有相关条件作为保障支撑的。只有相关条件具备且时机成熟,争端才具有彻底化解的可能,否则,不但不能彻底化解争端,反而会越陷越深。更何况,老的争端在化解的过程中,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还可能演化为新的争端。因此,认为争端都能彻底化解的观念,折射出的是领导者一蹴而就的急功近利思想,严重脱离单位治理工作的客观实际。
  争端都是要即时化解的。争端兼具破坏性和建设性两种特质。破坏性作用的发挥需要一个过程,建设性作用的发挥也需要一个过程。如果单纯从防范破坏性的角度看,争端化解当然是越早越好。但是,一味地追求争端化解的即时性,必然会严重阻碍其建设性作用的发挥。争端本身就是一种博弈形式,在持续博弈的过程中,相关各方基于自身诉求,围绕核心问题,看似唇枪舌剑、针锋相对,实则各抒己见、各亮底线。正所谓理越辩越明,道越论越清。这对于领导者来说,正是一个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的过程。因此,提出争端都要即时化解的要求,无疑是领导者基于防范争端破坏性作用的片面考量,剥夺了争端建设性作用发挥的空间,致使统筹兼顾、全面综合难以落到实处。
  二、争端化解理想化陷阱的危害
  争端化解一旦陷入理想化陷阱,必然导致领导者对争端的全面性认识不足,对争端的评价综合性不足,对争端的处置科学性不足,引发不良反应,损耗单位治理质效。
  陷求而不得之困,极大消解领导权威。领导权威是单位治理效果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之一。领导权威除职位天然赋予之外,更需领导工作的科学高效来持续强化。争端化解作为领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效果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评价,并因之强化或消解领导权威。领导者一旦陷入争端化解的理想化陷阱,就会不顾现实复杂、不分轻重缓急,忙于争端的全面化解、彻底化解和立即化解。如此,时间精力能否跟上、准备保障是否充分、时机条件是否成熟都要打上问号,争端化解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本欲解决问题、强化权威,结果却是求而不得,反受其累,不仅不能有效化解争端,反而会大大消解领导权威,甚至形成恶性循环,给单位治理工作埋下极大的隐患。
  成画蛇添足之举,平添治理工作负担。一方面,争端的出现与存在不是无缘无故的,争端的处理与化解也不是随心所欲的;另一方面,争端的破坏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其内含的建设性也是现实客观的。很显然,“存在即合理”不应成为在争端化解上不作为的借口,但“存在即合理”也给争端化解的随心所欲敲响了警钟。争端的化解需要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