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指尖沟通”场景下的歪风管控策略/王 东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王 东
日期:2020-10-20 11:30:07
出个人思考的缺位,越是反映出工作中图简单、图安逸、图安全的心态。
(三)表演习惯
微信工作群中的各类摆拍作秀、刻意表演事实上并非新现象,只是借由网络工具体系更加直白直观,习惯如此博眼球者早已在工作中养成了表演习惯。对于这类人而言,其面对工作、考核所首先考虑与在意的并非真实业绩成果、群众感受,而是上级领导如何看,以及看到了什么,只要花心思提前预知“上之所好”,则可以有的放矢,做好这些有限事宜就可顺利过关,在“有照片、有定位,有记录”的新标准下确保个人作秀更精准无误。这也就必然引致各类工作APP软件在这类“表演者”手中极具表演功效。
(四)胆怯心态
更深入地分析不难发现,“指尖形式主义者”的各类表演行为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个人能力有限、实力不足,不能真实担当责任义务。在明知自己一线走访可能无法产生实质效果的情况下,只能借由过程的摆拍来证明自己的身体力行、积极行动;在明知自己可能无法拥有创新思维而与众不同时,只能借由加班加点的连轴转凸显个人认真态度;在明知自己无法拒绝又无力承担时,只能借由网络工具的缺陷暂时推诿逃避,另寻他策。既以网络工具的客观性优势无形强化自身表演效果,也借由网络工作的表面化特性遮掩自己的真实目的。总之,不论其表象之下所隐藏的真实目的为何,无疑展露出个人面对真实任务要求时的胆怯与信心不足,以至于无法投入其中、攻坚克难,只能找出各种主客观理由,或转移视线,或分散注意,或搪塞应付。
三、矫正“指尖歪风”的关键
(一)正观点而立业绩
行为偏离总是首先源于思想认知错误,在压实任务的过程中基层工作之所以因为“全程追踪”的形式而陷入形式主义“泥潭”,正是源于政绩观的偏离。这也就意味着,要想矫正“指尖歪风”,首先,应改变“唯痕”“唯上”“唯形”的工作作风,引导领导者充分认识到“优秀”与“贡献”间的必然关系,意识到“为官有为”所强调的不是对上的迎合,更非数据资料的达标,而是自身的治理、引导行为是否切实解决了具体问题、满足了具体诉求、推动了组织发展,政绩的认定自始至终都必须置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中加以把握,脱离了群众就无从谈及政绩。其次,应认识到“抓铁有痕”所首先强调的不是“痕”的重要性,而是“抓”的科学性、先进性,唯有“抓得高效”“抓得到位”方能留下有价值的痕迹,缺乏必要的管理就无从谈及下属的留痕。再次,应认识到借由微信进行的痕迹管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事与愿违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混淆了手段与目的,错误地将监管方式视为行动结果,为留痕而留痕,工作中既不留心也不留绩,这就需要从心理、观念、价值引领上端正态度,解决深层次问题,这样才可能真正关注执行过程中的行动措施、感受感悟和最终收获,从而办实事、办好事。
(二)明负担而减形式
要真正用好网络工具,使微信群成为“减负”工具而非表演舞台,就需明确组织想要“减”的是什么、员工想要“减”的是什么,更需要进一步把握“负”之内容范围。首先,领导者应该明确“减负”绝不等于“减责&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