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6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引导常见错失研析/曹 英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曹 英    日期:2020-08-06 10:27:52
定期、滚动发布信息,回答疑问,满足社会需求、公众期待,挤压谣言空间。二是发言人专业化。发言人应有专业知识、经过专业培训、具备专业技能,实现由专职化向专业化转变。三是领导回应专门化。主要领导面对媒体时应有专门人员准备资料,确保常用资料精确、突发资料精细、核心资料精准,对不确定问题、突发难题,直面知识短板,以诚实诚恳的态度赢得公众的理解与谅解。四是回应态度职业化。公众人物的态度、情感一旦需要公之于众,就需要有“职业性”的基本功,如以同情的态度,以人道精神表达政府的怜惜、爱护之情,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立场思考,尤其是对病者、病亡者家庭等弱者要关怀备至;担责优先,主动表示歉意,高调接受批评,低调做出辩解,坦诚进行解释,对明显的直接责任人进行及时的切割式处分;勇于面对、回应负面报道和谣言,赢得同情和理解,不激化矛盾、激怒公众,缓解、减弱、平息民怨,为处置事件赢得时间、争取主动。
  二、专家盲目说话成“砖家”
  专家尤其是医学专家在处置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具有特别突出的作用,他们提供的信息对于事件处置具有重要的指引性,而且是几乎所有人群心理安全的重要保障,甚至在特定时间段会成为大众心理依赖,其言行举止既关乎医治信息的进展、进程,更关乎人心稳定、社会预期,是专业权威引导舆情的重要体现。
  专业权威源于以专业化知识进行的分析判断、职业化治疗和防控手段等,专业知识、职业手段和敬业精神是判断专业权威的重要方面。对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处在集体恐惧状态的群众来说,专家信息作为第三方权威信息具有重要的敉平圈群鸿沟、整饬社会秩序、抚慰群体创伤的功能。但专家的权威又需要有基本的技术要素来支撑,一旦失去信用,专家群体会被嘲弄(“砖家”的称谓即为表现),从而更易造成社会整体恐慌,形成无权威的社会混乱。
  在进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引导工作时,专家群体形象受损、权威流失的主要错失有以下几点。其一,专家人数多、滥,各路专家争相露脸,表达专业意见,人多嘴杂,自说自话,有时甚至互相矛盾,使得公众莫衷一是。其二,专业水平低,屡犯常识性错误,有的则将个人私见带入公共领域,因门户之见、个人成见相互攻讦,不仅不能为大众解惑,反而会添乱,导致“专家性恐慌”。其三,专业界限弱,跨专业说话多,说外行话多,形成“专家外行化”现象,如社会学、经济学专门人士对病毒诊断说三道四、对流行病学问题指手画脚,形成“专家不懂真敢说”、专业错乱。其四,专业表达差,一是表达方式差,专业术语满天飞,堆砌数字,形成“数字偏执”“专业偏执”,令大众云山雾罩、不知所云;二是表达内容差,或者过于迁就流行时尚,固执性地企图解答所有问题,出现没有真材实料的“嘻哈型科学家”,或者沦为“应景明星”,发表未充分论证的“科学方法”。其五,专业伦理劣,利用大众恐慌、社会高信任度贩卖私货等。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大众陷入集体性恐慌是常态,面对不确定的病毒,陷入病态性恐惧也是常态,此时大众对科学尤其是医学寄予极大的热望,这使得专家权威有着天然的优势,但权威的维持还要靠专家的个人品德、专业技术和职业道德,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