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公共危机下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的综合治理能力及其提升路径研究/陈新明 萧鸣政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陈新明 萧鸣政 日期:2020-04-28 15:27:23
度和方式改变,危机研判和决策时效要求更高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除传统媒体外,个体也可以作为新闻制造主体而进行创造,信息传播渠道、受众、反馈渠道等发生重大变化。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发展壮大使得政府与公众之间产生新的张力,需要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具备更高的危机研判力,更加注重决策时效性。比如,2020年1月上旬是此次新冠肺炎应急管理最为重要的阶段,而武汉市政府的一些举措,诸如发放20万张免费旅游券、4万家庭共吃团年饭以及当地新闻媒体报道侧重点的安排、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数据和措辞等,都体现了当地党政领导干部对于这场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研判不足,且不能根据实时信息迅速做出判断并采取措施。
  (二)应急治理模式趋向综合化和常态化,统筹掌控和多方协调不可或缺
  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主要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往往具有突发性、不可控性、破坏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在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推进中,我国应急管理在部门分类管理体制的基础上,不断实现跨灾种、跨部门、跨层级、跨阶段和跨区域的综合协调立体网络[1],需要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具备更强的全局掌控力和多方协调力。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突然,面对持续上升的确诊病例、未明原因的传染源、防疫物资的缺口与统计调配、医院资源的供应保障、疫情的防控进展、公共舆论的危机应对等迫在眉睫的问题,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更需要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应急响应中统一行动、形成合力、协调指挥。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等建设的“中国速度”,背后有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力量的统筹指挥和多方协同作为支撑,而湖北省红十字会物资分配乱象却损害了公共部门公信力,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治理能力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三)新时代对干部队伍建设提出新要求,担当作为和转危为机成为关键
  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是一面镜子,把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治理能力是不是跟得上时代要求,面对复杂风险矛盾有没有化险为夷、把事情办妥的本领,照得一清二楚。党的十八大以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推进,高压反腐态势形成,政治理念、政治民主、治国理政、政治发展、党的建设等与经济新常态相伴而行的政治格局、政治气象和政治生态发生重大变化。地方政府工作往往面临任务繁多、人手不足、责任刚性的困境,部分干部存在被动式、应激式的“疲态治理”问题[2],而当前基层公务员的薪资、考核、晋升、奖励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同时,应急管理的核心就是怎样化险为夷、转危为机。这对激励广大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提出新要求。
  二、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应对公共危机问题的综合治理能力分析
  应急管理过程往往包含灾害监测、灾害准备、预案编制、应急启动、预案启动、应急决策、应急响应、恢复重建等阶段。突发公共事件往往会带来公共危机问题,而公共危机问题的治理需要领导干部具备相关的综合治理能力。面对突发公共事件及其引发的公共危机问题,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综合治理能力。
  (一)风险防范能力
  长期以来,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的重心往往聚焦于经济建设领域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