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逻辑考量与治理路径——以安徽省阜阳市“刷白墙”事件为例/夏海军 范明英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夏海军 范明英 日期:2020-01-13 17:22:59
二,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在当前扶贫领域,官僚主义者热衷搞政绩工程,紧盯考核指标,而较少关注民生福祉,阻碍了群众路线的开展和民主的推进。其三,公权当私权,推卸责任。人民公仆本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但是官僚主义者有的敷衍塞责、明哲保身,有的徇私枉法、滥用权力,有的碌碌无为、推诿扯皮。
  (二)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危害
  1.阻碍政策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脱贫攻坚政策出台后,各级干部在政策落实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是极少数地方搞“数字扶贫”“虚假脱贫”,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导致脱贫攻坚政策不能有效落地,贫困群众生活得不到有效改善,严重影响到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
  2.浪费社会资源。有的扶贫干部不能俯下身段深入基层,而做一些“走读式”“挂名式”帮扶,扶贫举措脱离贫困地区实际、偏离了“两不愁三保障”的靶心,搞“一刀切”“全覆盖”的产业扶贫,项目盲目上马,导致有限的资金、资源被浪费,国家、集体和贫困群众的利益严重受损。
  3.影响执政党形象。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求实效,不顾及人民群众的利益,在党内、党外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少数扶贫干部不尊重群众意见,遇到事情拍脑袋决策,经验主义盛行,严重违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给党的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给政府抹了黑。
  4.隔离党和群众的关系。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党拥有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但当前,少数扶贫干部思想认识出现偏差,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忘记了脱贫攻坚的初心,患上了“拖延症”“急躁症”“懒惰症”,把贫困群众的利益抛诸脑后,伤害了党和群众的鱼水之情。
  二、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主要根源
  有着共同根源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一对“孪生兄弟”,两者相互包庇、相互推动,从来都是侵蚀执政党的顽疾。通过分析安徽省阜阳市“刷白墙”事件,可以窥探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主要根源如下。
  (一)主观层面:党员干部价值观、政绩观等扭曲
  1.政治站位不高。“刷白墙”事件之所以产生,主要是因为相关人员没有把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学深悟透,没有着力满足“两不愁三保障”的基本要求,而是追求立竿见影的面子工程,从而犯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错误。
  2.政绩观出现偏差。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1]但是,扶贫领域的一些党员干部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不从贫困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而是希望走捷径来解决问题,用简单易行的表面工作代替艰苦奋斗。有的只重显绩不重隐绩,抓脱贫攻坚只求“短平快”,不求“长远实”,导致政策脱离实际、工作浮于表面、帮扶缺乏成效。
  3.宗旨意识不强。“刷白墙”被中央脱贫攻坚巡视组点名后,阜南县郜台乡主要负责人反思称,2018年10月时,没有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