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数字化时代推进社会治理须走出“数字陷阱”/陈茂先 林 娟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陈茂先 林 娟
日期:2019-12-13 12:00:11
一数字时使用单一数字,需要综合数字时使用综合数字,掌握好数字的生产程序;需要绝对值数字时使用绝对值数字,需要相对值数字时使用相对值数字。总之,要将数字拿来为工作服务,而不是将工作拿来为数字服务。
二要把准来源,使用准确数字。数字差之毫厘可能导致治理效果谬以千里,特别在宏观领域更是如此。比如,GDP增幅虽差0.01个百分点,背后却是巨大的产值差额。领导在使用数字时必须考虑和判断数字的准确性,拒绝错误数字和偏差数字。要提升数字使用策略,严把数字来源,不能使用“拍脑袋”数字,不能不加甄别地采信网络数字,也不能使用道听途说的数字,确保数字来源可核可查,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不使用不准确、不真实的数字,避免在数字使用上的掩耳盗铃。要严把数字“生产”方法,对数字计算过程进行监管,特别是对大数字、宏观数字,要力求多种方法计算比较后再使用,避免单一计算方法的局限性,通过多种方法确保数字精确。比如GDP数字,中央和地方都会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反复核算,以此来提高数字准确性,从而对整体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正确分析和判断。
三要拨开云雾,使用关联度最高的数字。数字与社会治理的关联度,有的很高,有的很低,有的没有。关联度最高的数字对社会治理效用最大。领导面对诸多数字,不仅要看数字多寡、数字质量,更要判断数字与治理目标的关联度,对关联度高的多用、关联度低的少用、干扰数字及时剔除。要以治理目标确定关联数字。比如,判断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能仅仅考量GDP,还要考量其他数字。如果GDP是带“污染”的,那么数字越高可能经济水平越低。又如,在做市场消费能力分析时,不能仅看某地综合消费能力数字,因为综合数字与个别产品未必具有必然的高关联度。有的地区虽然总体消费能力高,但可能因生活习俗对某一产品基本不消费,如果只看数字而盲目进行市场开拓,就会造成开拓失败。
四要综合各方,采用全面数字。数字只代表一个方面、一个层级、一个节点、一个瞬间,而判断综合情况需要综合数字。比如,群众对某项工作满意度很高,但不能依此做出唯一性判断,还要考量工作的投入产出比和可持续性、财政的可承受性等。领导在对事物进行分析和判断时,不能只看一方面数字,而是要看多方面数字;不仅要看静态数字,还要看动态数字;不仅要看节点数字,还要看演变数字;不仅要看显性数字,还要看隐含数字。领导要通过综合使用各方数字对事物做出全面判断。
五要强化逻辑,选择高质量数字。数字是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内部各结构之间关系的具体体现。要通过不同逻辑关系进行不同的数字推算和核算,找出符合基本逻辑关系的精准数字。有些数字独立看难以发现问题,只有将诸多数字进行逻辑分析,才能鉴别出哪些数字是真数字、哪些数字是假数字,哪些数字是缩水数字、哪些数字是注水数字,哪些数字是有用数字、哪些数字是无效数字。比如,一个地区财政收入很高,是好事还是坏事,还需要借助其他数字进行逻辑分析。如果该地区GDP很低、财政收入很高,就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两个数字不准确,另一种是这个地区税费负担很重。领导面对成堆数字,不能只看单独数字,而要看数字之间是否符合逻辑,对符合事物内在规律的数字科学使用,对违背逻辑的数字进行核实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