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履新领导要慎行“不破不立”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尚水利 日期:2019-11-06 09:02:37
uo;新”,估计很少有人会反对真正优秀的新事物,除非那些对优秀事物毫无感觉的愚昧之人或自己利益受损之人。
  在旧的传统中,只要立新“立”得好,原来的旧迟早会被“破”的。日心说在没有得到科学的论证之前,我们是无法简单地否定地心说的。日心说的出现,尽管遭到了教会的种种阻挠,最终仍然取代了地心说。所以,对一个领导而言,与其“不破不立”,不如欲“破”先“立”,这才是一个组织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邓小平同志在当时那个年代,欲使整个国家改革开放,先改革了农村;欲改革农村,先立了小岗村;欲改革城市,先立了四大特区,继而又扩展为十四个沿海港口;欲改革特大城市,先整体开发了浦东。这些都是在体制内先“立”后“破”的典型,使得中国渐进式的改革开放迥异于苏联的休克疗法,平稳地由计划经济过渡到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同时也展现了小平同志卓越的治国理政智慧。
  首先,“立”为“破”的根本。在一个组织中,确实有了可“立”之事,破旧才有意义,“立”的同时就是“破”,可是“破”的同时未必就是“立”。组织发展的根本在于“立”而不是“破”,“不破不立”、破旧立新表面上看充满了大无畏的革命色彩,其实往往是革而不新。在许多情况下,“破”只能使一切变得更破,其精神实质未必能真正突破旧的传统和价值观,因为它毕竟是一个组织多年积淀的组织之魂。
  其次,“立”为“破”的方向。做任何事都是需要目标的。没有目标的“破”,只能是盲目的、冒险的。“立”就像一个纲领、一个指导,给我们指引了“破”的方向、“破”的程序、“破”的方法甚至是“破”的标准。在没有确定“立”的明确目标时,领导一定要慎言破旧。只有当我们确定了要立的目标之后,组织才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实践“破”的过程。
  再次,“立”为“破”的终结。“立”既是“破”的出发点、“破”的源泉,又是“破”的归宿、“破”的终结。世间的事物都是在不断的“立”与“破”的更迭中慢慢发展起来的,但起点一定是“立”,终点也必将是一个永恒的“立”,这是组织发展变革的必然规律。未来的组织发展趋势也同样决定了由“立”而出、“破”归于“立”的组织发展的真正变革历程。
  
  责任编辑 姜佩亚  
  E-mail:ldkxjpy@163.com  
  电  话:0371  -   63926295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