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领导决策中的过度求稳心态及其抑制之道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杜治平 许 乐 日期:2019-11-06 08:56:35
团队创新力量受到抑制
  领导者在决策过程中过度求稳心态所产生的消极影响还体现在团队建设方面。在决策协商的过程中,不仅有领导层参与,同时也会有与目标工作相关的管理人员、普通员工等多方主体参与。各方主体会围绕自身的利益诉求和价值立场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依据价值立场来划分,各方参与者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保守派和革新派。保守派是指现实性较强、趋于稳妥、注重实际的决策支持者;革新派是指创新力较强、鼓励变革、关注未来的决策支持者。具有过度求稳心态的领导者明显属于保守派力量,当这类领导者依靠权力影响和个人权威强行制订决策方案时,革新派成员的决策建议和意见主张自然也就被排除在目标方案之外,使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严重打击。长期如此,单位中具有前瞻意识、创新能力的革新派力量会逐渐消弭萎缩,组织整体的创新力和变革力也会随之减弱。
  (三)领导者个人威信力动摇
  领导者的个人威信力是指领导者依靠个人能力、德行修养、综合气质等在单位中形成的一种管理权威和感染力。威信力是领导者开展管理、推进工作、调动下属所必备的组织要素之一。领导威信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与领导者的工作风格、管理艺术、处事态度等密切相关的。简言之,领导者的个人威信力是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构建和累积起来的。从常规工作实践来看,个人能力较强、能够发挥引领作用、能够广泛听取下属建议的领导者往往具有较强的领导威信力;而个人能力较弱、做事自由散漫、一意孤行的领导者往往威信力较弱。在决策过程中怀有过度求稳心态的领导者,在价值立场上更加趋于保守,对待具有新意、具有风险、大胆革新的决策建议往往持排斥态度。如此一来,必然会引发部分下属与领导者的心理隔阂。此外,领导者如果一味地追求稳妥和安全,会给人造成一种胆小怕事、性格懦弱、畏畏缩缩的形象,这也会减弱领导者个人的威信力。
  三、领导决策中过度求稳心态的抑制对策
  领导者在决策工作中过度追求稳妥、安全,必然会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影响。这些影响不仅会削弱领导者个人的组织力和威信力,同时也会导致团队整体的组织文化受到冲击。因此,有效抑制领导者决策中的过度求稳心态成为提升决策效力的当务之急。
  (一)创新单位决策机制,增强集体决策效力
  在传统管理模式中,领导者通常是决策工作的主导者和责任人,决策方案的最终选择和使用常常是由其一人拍板决定的。即便在当前,部分组织中已经实施了较为科学的协商决策模式,但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领导者仍然在其中起着一锤定音的主导作用。长期以来传统管理模式中形成的“一言堂”现象,导致决策工作的质量完全取决于领导者个人的认知水平。针对这种情况,要在决策机制上加以改革创新,就特别要增强集体决策的效力和作用。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修订组织章程、出台决策细则等方式将集体决策流程明确规定为决策工作的重要一环。当然,增强集体决策效力并不是否定领导者的主导地位,而是要求领导者在拍板之前认真、广泛、积极地听取集体决策小组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吸收采纳判断正确、质量较高、实用性强的建议,使得决策参与群体的各种诉求能够广泛融入决策方案中,只有这种通过集体协商加个人主导的决策流程,才能最大限度地克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