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领导者兼顾“劳苦”与“功高”的策略选择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庄锡兰 日期:2019-10-09 11:13:05
两者之于组织的价值贡献完全相反,苦劳只有经过价值转变的升华才可称之为功劳;实现功劳,苦劳才有被肯定、被认同的可能。苦劳一旦脱离对功劳的追求,不仅毫无意义,反而应该被明确禁止。
  (四)“功高”是结果,“劳苦”是过程
  承上所述,有了“劳苦”的过程才有可能实现既定目标、创造现实价值,实现由苦劳向功劳的升华;同样,只有以功劳为明确奋斗目标,精准锁定自我想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达成的主要目标,才能明确未来奋斗发展的方向,也才能在遇到挑战时有动力攻克、遇到迷茫时有方向求助、遇到挫折时有信心坚守,确保“劳苦”的价值性、必要性,真正使“劳苦”成为实现“功高”的充分条件。组织领导者也必须认识到,“劳苦”的过程看似漫长的实干过程,却并非一定产生价值而具备维系意义,只有引导个人以实现“功高”为必然目标,才有维系“劳苦”的必要;不仅如此,在树立目标方向引导与激励的同时,也应提醒个人意识到,发展突破的过程总是荆棘丛生,坚定的信心、吃苦耐劳的精神方是成功的必要基础。“劳苦”与“功高”并非天然对等,却始终相辅相成,只有将“功高”视为重要结果、“劳苦”视为必经过程,才能实现最终追求。
  三、领导者兼顾“劳苦”与“功高”的路径策略
  (一)主动树立“不为即有过”的观念
  以功劳为明确且直观的行为目标是助力苦劳完成转变的关键环节所在,即以价值创造为基本要求,使个人的行为付出、资源使用、精力耗费变得有意义。具体到现实工作中,领导者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转变传统的“功劳、苦劳都是功”的片面观点,明确树立“有功方能行”的务实标准。领导者要引导组织成员意识到,劳动的过程固然值得肯定与推崇,但劳动的效率与效果才是最终评价的主要标准,在对个人能力水平、绩效业绩进行评估时,“做”不是主要标准,“如何做”“做得如何”才是核心指标。其次,明确树立“不为即有过”的观点。领导者应指出,在资源有限的现实情况下,个人对于组织的贡献必须落实到实际效果上,忙忙碌碌者若没有令人信服的成绩,依然会被淘汰,指望借假做、乱做、蛮做而滥竽充数者更要被迅速清理,以维系整个组织的高效务实性。再次,科学且理性地定义“为”的概念。其并非苛求每一次行为都必须成功或创造价值,而是更强调行为的改善、改变与创造性效果,尤其是对当下状态的影响,以避免无用功下的浪费时间和磨洋工。
  (二)用对心思精力少事务而多务实
  “劳苦”的过程既源于个人目标不明、方向有误,以致只知拉车却不问前路,又可能来自上级任务委派的繁杂、琐碎,以致下属很难集中精力办大事、要事,只能被迫将时间耗费于常规事务之上,贡献甚微。这也就意味着,领导者在兼顾“劳苦”与“功高”双重效应的过程中,有必要首先改良自我规划方案,减少事务性工作而着重抓好务实性工作。对于组织发展而言,机遇总是转瞬即逝,想要高效抓住时机就必须能夯实基础、做好准备,这只能依赖务实性工作的直观效果与创造效力。常规性的事务工作虽然也必不可少,却不应成为工作重心,在引导下属合理安排工作时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