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基层干部提升内涵、美化“政务颜值”的道与方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郭 婧
日期:2019-07-08 11:11:02
于基层干部而言,有必要通过展示想要干事、能够干事、愿意干事的姿态来提升自我在群众中的引导者形象,使其信任自我并愿意共同参与其中。而这就必然要求基层干部自身首先具备一定的担当精神,不畏惧新问题、新挑战,更不在意创新风险对个人职位功名的影响,只要能为基层工作拓宽路径、创新方法、提升效率效果,就积极作为、主动担当。唯有如此,基层干部才能在工作中始终保持蓬勃向上的姿态,不仅自我干劲十足,更能以饱满的精神面貌影响、带动周围群众。
4.有正确立场方能正气凛然。基层干部固然不可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但要确保政策的顺利推行,依然需要具备一定的威严、威信,在面对不良作风时更是需要一身正气。正气凛然、刚正不阿者也将更能为群众所敬畏,群众自然愿意听从其指挥。刚正不阿的形象气质从何而来?其绝不会产生于故作姿态下的施压胁迫,更非来自于抬高自我、贬低他人的恶意对比中,而是正确观念引导下的一贯作为中所自然外露的正派感与正直感。正如俗语所云,“身正不怕影子斜”,为官者在群众心中的形象正是来自于其一贯做派,三观正则行为正、行为正则底气足,底气足自然形象高大。为何有的干部衣着朴素却依然使人心生敬佩、敬畏之情,有的干部故作姿态、精心打扮却为百姓所不齿?正是在于干部“颜值”的高低早已不是外形的好看与否,而是行为做派的正直与否。
三、基层干部正确的“颜值”美化之道
(一)身沾“书卷气”而不油腻
为官者手握权力,不仅担当责任,更时常面临各种诱惑,立场态度稍有动摇则可能沉溺于功名利禄而表现出油滑、油腻的一面,即面对上级领导左右逢源、头头是道,面对群众却停滞迟缓,毫无活力。组织强调基层干部必须画好“自画像”,正是希望其能通过时时自省远离“油腻”标签。一旦基层干部在群众心中“破了相”,所影响的就不是外表容貌的评价,而是整个组织公信力的强弱。这就要求基层干部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腹有诗书气自华”,基层干部想要以理服人、以能力震慑人、以正气影响人,就必须做到自身“实”且“正”,其中“实”意味着扎实、踏实、务实,其必然来自于长期的知识理论学习,以提升认知、优化技能、夯实基础;而“正”则指正直、正派、正确,这只能来自于常态化的思想意识教育,以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其次,从形象入手,坚决避免在工作中与群众“嘴上扯皮”、油腔滑调,认识到一切行动的好坏与否都主要来自于群众评价。自我是不是干了实事、是不是解决了问题、是不是满足了诉求,绝不是靠“嘴”而只能靠“干”,多做少说将更能得到群众认可。再次,为充分展现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决心,应坚决避免“脚底抹油”之行为,遇到问题困难不能退,更不能一走了之推给他人;面对职位升迁,更不能以基层为跳板,混日子、混资历,而必须坚持一步一个脚印,用思想的力量时常把自我的权力观正一正,切实谋利于民、服务于民。最后,注意个人的身材,尤其是避免大腹便便之样。这往往会使人感觉工作过于轻松、安逸,没有真正一心扑在工作上、扎根一线实干,为群众所反感。
(二)手沾“清风气”而不庸俗
为群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