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年轻干部陷入“自我设计”误区的常见表现及规避之策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赵志磊
日期:2019-07-08 11:03:06
核时有人帮着说话,主观认为若上面没人,即使工作做得再好,也无济于事,进而将大部分精力都置于人脉关系疏通、人情网构筑上。在遇到问题时,其不是想方法、想策略,而是跑关系、走门子,希望借由和上级领导间的交情避免切切实实的付出,借由关系网积累政治资本,以规避按部就班的漫长成长过程,实现火速提拔。
(四)热衷规划向上靠拢
为民众所认可和肯定的干部才是真正的好干部[1],也才是能干实事的优秀人才。这就要求年轻干部在工作中积极贴近群众、了解实情、掌握实况,尽职尽责地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满足群众的现实诉求,从而赢得赞誉。但部分干部感觉深入群众的过程不仅漫长辛劳,而且成绩往往很难为上级领导所知晓,更为快捷、高效的办法应是和上级领导拉近关系,通过向上靠拢充分展示、表现自我。这就容易引致其反向而为,不是扎根一线实打实干,而是只朝上看的表面装点。
二、刻意设计所导致的取向与行为误区
(一)偏离正道,陷入歧途
对于年轻干部而言,自身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充沛的精力、敢于冒险的精神和巨大的职业扩展空间[2],可以不计得失地以历练、尝试充分积累经验,助力个人不断发展成熟。也正是基于此,上级领导往往有意将年轻干部置于基层一线接受相当的实践锻炼,使其接触实际问题、感受切实诉求,更加明确职责和未来发展方向所在。若年轻干部能够沉下心,稳扎稳打,将处理小事、琐事、杂事的实践过程视为积累办事经验、拓展眼界思维、理论联系实际的提升过程,将显著增强个人综合能力素养、提升政治觉悟。但现实中,醉心于设计“晋升路线图”的投机之辈,已然曲解了基层历练的本意,不仅没有看到其对于个人能力的提升效应,反而只关心基层经历对于晋升的“加分”力度;不仅难以立足实干而获得赞誉肯定,反而致力于经营人脉、编织关系网。看似工作中想法不断,但都是“几个月热度”的“短期工程”,真实目的还是在于实现短平快效应,为一己之私而精于算计,完全将心思用在了歪门邪道上,如此又怎能指望其发挥年轻人应有的干劲与激情?
(二)舍本逐末,遗忘根本
年轻干部想要实现快速发展,根本在于具备更胜一筹的实力水平,在与他人竞争过程中可以凭借更为显著的成绩独占鳌头,如此方能服人,也才可以真正担负更为艰巨的大事、要事。但现实工作过程中,部分年轻干部并未将个人实力、能力视为赢取竞争的核心要素,而是主观认为成为上级领导的“圈内人”,使其为自我多说好话才是关键所在。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这类干部只看到了职位晋升所带来的权力增长,认为获得职位升迁就是享受更多资源,完全遗忘了为官之根本所在,将责任彻底抛诸脑后。那么,其在后续工作中不仅会因为忽略责任而轻视历练的重要性,更会因为追名逐利而只向上看、积极向“领导圈”靠拢。
(三)观点错误,干扰认知
表面上看,部分年轻干部在“自我设计”时容易避重就轻,过分依赖人情关系而忽略实干业绩,以致行为取向出现偏离,本该全力以赴的工作任务反而成为副业。这看似只是缺乏敬业精神,但更深入地分析不难发现,行为取向的偏离只是表象,真正发生异化的是其思想认知,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绩观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