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领导班子成员沟通障碍及疏解之方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陈丙成 日期:2019-05-31 11:05:50
,内因包含两种:第一种是个别班子成员有私心、信奉本位主义、拉帮结派搞派系、相互斗争、相互扯皮而造成班子不和谐。第二种是性格不同、认识偏差和工作方式方法差异,造成班子成员之间出现不同程度上的误会、不理解、不认同等,影响班子团结。实际工作中,造成领导班子成员之间沟通障碍的原因更多的是第二种。从组织行为学角度分析,这是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人格特质的差异造成的。组织行为学关注人格,是因为重视个人与具体工作的匹配,而这同样适用于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沟通。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沟通要从领导个人人格与工作的匹配、领导个体与组织的匹配入手。不同领导个体在人格方面存在本质的差异,当工作环境与人格类型相互协调时,才会产生高效的沟通效果。同样,领导个人的价值观与组织文化的相匹配程度也是重中之重。现实中,组织文化一定程度上甚至取决于一把手的人格特质。
    (三)从内外因辩证关系分析: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领导班子成员基本都存在一定的人格特质差异,这种差异在日常工作中表现为工作方式方法的差异。当这种差异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双方会从心里排斥对方,在信息传递和沟通上更倾向于选择第三者,逐渐减少选择高通道丰富性的面对面沟通。沟通渠道选择不当会进一步加剧双方的沟通障碍。因此,从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看,领导班子成员存在沟通障碍的内因是人格特质的差异,这是根本性原因;外因是渠道选择不当,这会通过内因来起作用,加剧领导班子成员的沟通障碍。
    二、领导班子成员沟通障碍内因的疏解之方——处事三要领
    领导班子成员要谨记,“格局决定班子的高度”。班子成员首先是单位领导班子中的一员,然后才是分管部门的领导,这样就能够避免因站在局部考虑问题而造成班子成员之间的误会。做到这一点,需要掌握处事三要领。
    (一)让公平永远陪伴
    单位活动大多是通过领导班子的决策执行的,而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联结和维系不仅通过单位的规章制度,在更大程度上还依靠领导班子的集体意识。这种集体意识是单位组织文化的内容之一,也是组织文化作用的结果。领导班子成员人格特质差异再大,如果没有触发双方的矛盾点,一般也能够维持班子的团结。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最大矛盾点或者说最容易引发矛盾的是利益和权利的权衡。比如,日常的政府或企事业单位选人用人、资源分配、考核评价等,反映到领导班子成员身上就是正确的权力观和公平观。领导班子成员要谨记,不公平就一定会失败。用人、考核、奖罚、晋升、福利等与单位每一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必须一视同仁,一旦出现不公平,很容易挫伤团队的积极性,影响整个团队的战斗力。还有就是对资源分配的公平,直接影响着政府公信力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业绩、发展。资源分配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但最简单、最基础的就是公平公正,体现在人格的平等尊重、政策的灵活公平、关系的纯洁和谐上。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忠诚的战略合作伙伴。
    (二)有所为
    领导班子有所为体现在意识上,就是要有担当意识、危机意识、服务意识、发展意识,并专注于集体描绘的蓝图和愿景,付出百倍的努力、辛勤的汗水、真诚的心血。领导班子成员的行为一定要符合好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