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舆论反腐定式:从私德到公权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李 杨 段鑫星 日期:2019-03-22 11:13:35
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导者,越来越尊重公众在社会治理网络中的主体地位,表现为倾听并高度重视代表民意的社会主流舆论,并且表现出积极的合作态度。
  (二)自媒体兴起使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威削弱
  近年来,自媒体兴起是中国社会舆论发展的总趋势,任何个体、组织都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接收者和评论者。一旦对某个领导干部私德问题的曝光信息出现在网络上,微博、微信、论坛、贴吧等自媒体便成为催化、助推舆论发酵的主要场所,为纪检监察部门的介入奠定了基础。反观主流媒体,其在舆论中的表现却是后知后觉,原因是其在自媒体兴起的大潮下逐渐丧失了“真相”代理人的地位。一方面,主流媒体对民间舆论场的控制能力日益减弱;另一方面,以互联网为主阵地的“草根”舆论传播势能逐渐增强。这种变化产生的结果是:某些领导干部或其所在的行政部门企图借用公权力平息负面舆论、隐匿曝光信息的做法不再有效,舆论洪流一旦形成便势不可挡,一直持续到处理结果能够获得社会广泛认可为止。
  (三)网络舆论的群体性和匿名性使政治参与范围更加广泛
  我国纪检监察部门有较为完善的制度以保障群众举报领导干部违法违规行为的权利,但是,在实践中,相对处于弱势地位的普通群众往往难以与手握公权的领导干部相抗衡,且监督、举报行为需要付出较大代价:其一,实名举报极易遭受被举报者打击报复,尤其是举报者处于该领导干部管辖范围内时,往往更容易受到公权力的迫害;其二,领导干部面对曝光时,经常以“隐私权”“名誉权”作为“挡箭牌”,甚至动辄给举报者、知情人扣上“诽谤”“造谣”的帽子,这成为部分贪官污吏报复、恐吓举报者、知情人的惯用伎俩。然而,网络恰好为群众发泄不满提供了一个渠道,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群体性,被举报者往往很难获取举报者的个人信息,舆论反腐又呈现出群体化特征,大量参与者共同将领导干部的私德问题揭露出来,举报者个体的风险系数大大降低,参与成本也大大降低。
  (四)公权力监督机制不尽完善导致舆论监督重点漂移
  舆论反腐通过私德来推论公权使用情况的倾向性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当前对公权力的监督机制尚不完善,导致社会公众和媒体对于公权的监督并非直接、正式、常规性的,而是间接、非正式、非常规性的。中国社会深受官本位思想影响,呈现高权力距离特征,领导干部在工作情境中使用公权力的具体情况是很难被外界了解到的,即便有时民众发现了问题,但由于反映问题和表达不满的渠道不够畅通,舆论也只能从领导干部的私德角度进行观察和评价。此外,公权力的不透明加剧了舆论的猜疑,政治传播系统中的网络流言多涉及对政府工作不透明、程序不规范和公权力滥用的猜想和怀疑,而领导干部私德问题的出现则进一步验证了网络流言的猜想,使群众形成了私德存在问题的干部必然存在腐败问题的思维定式。
  (五)私德问题更具故事性和传播性
  领导干部的私德问题通常以故事形式进行传播,这些故事中还通常具有特殊的具有冲击力和震撼性的关键词,如“20套房产”“天价手表”“不雅视频”等,其本身就带有吸引流量的话题属性,再加上媒体对于舆论的适当引流和再诠释,使得领导干部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