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完善村民自治视角下有效防范村霸问题的对策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韦少雄 日期:2019-03-22 09:38:59
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他们把财富效应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利用财富影响力获得更多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试图成就其政治野心,企图借助经济资源影响甚至控制村民自治,以获取更大利益。另一方面,也有一部分农民在发展大潮中不能抢抓机遇、有效占有资源,导致日渐贫困。利益地位的差距,必然激起此类群体的失落感和挫折感,如果得不到正确引导和调整,极易使他们的心态发生变异,产生嫉妒、扭曲心理,企图通过控制村庄选举、破坏治理秩序来实现自己的政治诉求和非法目的,从而入村霸浑水。
  3.村庄治权弱化为村霸发展提供了制度空间。村民自治自诞生以来,基本维系了村庄的治理秩序,但是村民自治离当初的制度设计初衷还有较大距离,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第一,在票选为王的制度设计中,一些村霸会通过贿赂、威胁、暴力或者以更隐秘的笼络人心的手段,左右和控制选举;也有一些村霸会借助宗族的票数优势,迅速掌握村庄权力,为自己谋取利益;还有一些村庄出现上级直接圈定候选人、控制选举程序的现象,导致村霸“入围”,达到“上位”目的。第二,在民主管理、民主决策中,村民的主体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一言堂”、腐败、干群冲突问题突出,一些重要事务也得不到公开,使本该属于村民的利益和发展机遇被村霸霸占了,成就了村霸的发展壮大。第三,部分基层组织对农村的控制弱化,让村霸钻了空子。一些基层党委和政府在为乡村提供公共服务、调解矛盾纠纷方面的能力低下,对村庄治理缺乏自信;为了推进工作,一些基层组织把“霸气”“匪气”作为当好村干部的前提条件,认为唯有有“霸气”“匪气”,才更有威信、更具影响力、更能服众。第四,随着国家对“三农”扶持力度的加大,村庄可供支配的资金越来越多,但资金流向和管理缺乏有效监管,使村霸有了可乘之机。治权弱化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管理能力不足、管理秩序混乱以及村干部作风粗暴、贪污腐化盛行,从而导致“灰色化”“黑恶化”。[1]
  三、有效防范村霸问题亟待深化村民自治建设
  1.革新乡村思想观念,优化村民自治生态。有效防范村霸首先要革新乡村思想观念,优化村庄治理生态。一要根除宗法思想的消极影响。宗法思想对村民自治产生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如果宗族族风正则村风正,有助于遏制村霸产生;如果宗族族风不正则村风也往往会恶化,村霸产生也就理所当然。有效防范村霸问题,就要消除宗法思想的消极影响。二要增强现代法治理念。村霸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乡村法治疲软的缩影。在一些地方,村民权益受到侵害时,不是诉诸法律,而是沿用民间“私了”的习惯,尤其是在当前农村“空巢化”现象相当普遍的情况下,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由于见识短浅、文化偏低等因素,法律意识更是淡薄,在村霸面前更显得无能为力。只有增强村民法治意识,让法治成为村民的一种信仰和生活方式,才能使村霸失去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三要培养参与型治理文化。村霸存在并能延续的一大思想根源是村民对基层民主参与不够,一些村民怕这怕那、怕上怕下,讲究万事忍为先,直接后果就是正不压邪。有效防范村霸问题,必须不断熏陶和训练村民的参与意识和民主精神,让他们懂得争取和维护自己的权利,敢于参与村庄治理,敢于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