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基层扶贫干部“微腐败”行为分析与精准治理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殷路路 李丹青 日期:2018-12-20 11:38:01
  【摘  要】基层扶贫干部“微腐败”问题主要出现在资金管理使用、政策制定执行和干部思想作风三个方面,体现为腐败主体的集中性、腐败环节的关联性、腐败行为的隐蔽性和社会危害的直接性等主要特征。解决基层扶贫干部“微腐败”问题,必须从监督问责、成长渠道、容错纠错、激励表扬、心理关怀等方面精准治理,精准施策。
  【关 键 词】基层扶贫干部;“微腐败”;行为分析;精准治理
  【作者简介】殷路路(1990— ),女,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党史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李丹青(1992— ),男,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党建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执政党基本理论。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形势下党群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15MZD061)
  【中图分类号】C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18)36-0010-02
 
  “微腐败”是指基层社会中以低行政级别官员为主体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消极腐败现象,当前扶贫领域已成为“微腐败”问题出现的重点领域,基层党员干部则是易出现问题的重点人群。2017年年底,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发出通知,决定将2018年作为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并在全国范围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打好脱贫攻坚战八项具体要求中指出,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急躁和厌战情绪以及消极腐败现象仍然存在,有的还很严重,并强调要继续加强执纪监督问责,不断扎紧制度的笼子,做到阳光扶贫、廉洁扶贫。因此,必须将解决基层扶贫干部“微腐败”问题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环节,聚焦基层扶贫干部这个主体,做到精准治理,精准施策。
  一、基层扶贫干部“微腐败”行为的主要表现
  (一)在资金管理使用方面:虚报套取“动歪经”,歪曲政策“谋暴利”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中央对扶贫领域的各项投入逐渐加大,然而巨额的资金却成了一些“蝇贪”的可觅之食。部分党员干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视党纪国法为无物,欺上瞒下。比如,在申请诸如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的过程中,利用其对各种信息的全盘掌握,向基层群众宣传虚假政策或擅自篡改实际政策,编造虚假材料,顶替冒用他人信息套取各项扶贫资金。有些党员干部在执行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时搞变相执行,利用手中职权对国家扶贫物资“雁过拔毛”,采取各种名目侵占和贪污扶贫物资,使国家扶贫政策大打折扣。在脱贫攻坚项目实施过程中,部分地方不严格执行村务公开相关规定,不严格按照程序实施竞争性谈判,违规确定承建商、擅自发包工程从中谋取非法利益等。
  (二)在政策制定执行方面:优亲厚友“送人情”,吃拿卡要“争民利”
  一些基层扶贫干部在推进扶贫工作中把原本应由贫困群众享受的权利擅自剥夺,或将贫困群众获得帮扶的渠道截断,将获得的物资私自扣留,将本应受到政策恩惠的贫困户排除在外,把党和政府的政策当成了人情和谋取私利的机会。比如,在贫困户和低保五保评定、扶贫资金拨付等方面优亲厚友、滥用职权,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政策性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