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扶贫干部“心不在焉”的典型表现和治本之策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陈 科 日期:2018-12-20 11:32:28
和自身工作的低效。
  3.稳得住。精准扶贫措施对于贫困户与问题的锁定尤为关注,格外强调整个推进措施的到位与准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越要压实责任、精准施策、过细工作”,“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这就如同干部从事的长期扶贫工作,很难时刻感受其正在发生巨变或取得奇效,更多感受到的仅仅是日常事务妥善处理基础上贫困难题的有序解决,且这种有序状况的维系因为频繁也显得极为日常,以至于干部与贫困群众都习惯将维系脱贫过程有序性的行为也同样视为平凡的工作行为。事实上,贫困问题的妥善、高效解决正是来自每一个环节与步骤的有序推进,每一次成绩的获取也建立于日常的累积性成果基础上。没有组织日常的平稳、高效、有序运转,就不可能获取有限的机遇,也难以实现巨大的成就,更不可能具备彻底攻克贫困难题的实力。这也就意味着,越是想要建功立业的干部、越是想要取得显著成绩的引导者、越是想要助力社会迅速发展的管理者,就越是要能守得住“日常”,越能在看似频繁、重复的工作中始终秉持初心和优良作风,以持续的成绩积累实现最终的奇效。
  4.挑得动。只有切实有效解决问题方能赢得贫困群众的认可与拥护,也才能顺利推进整个扶贫工作。对于干部自身而言,这种认可感与追随感可以有效维系自我工作的热情与动力。否则,不断的打击与失败终将挫伤其自信,甚至导致其一蹶不振。这就要求组织在选派和考核扶贫干部时必须科学制定相关标准,要实现对行事过程的关注,而非只看最终呈报的材料或数据。这就有必要在评价领导干部的行事效果时多看履责的过程而少看成功的结果。其一,关注干部对自身职责的履行程度,可具体到每一个扶贫阶段、每一件具体事务的处理之上,摒弃模糊过程而只重结果的考评方法,使领导干部明确通过表面工作虽然可以暂时减少自我职责,但所要解决的问题、履行的义务却无法切实抹去,一时的规避行为反而会导致责任的叠加,长期来看,终会有避无可避、集体爆发的时刻。其二,关注干部对自身责任的担当情况,通过对责任意识的强化,端正干部做事的态度,使其主动摆脱个人认知上的片面性和短视性,认识到担责不仅是为了遵循组织制度,更是自我价值切实发挥的保障,想要赢得贫困群众的拥戴,就必须能实打实地肩负应有的职责,将权力用对、用好。
 
  责任编辑 介明菊  
  E-mail:ldkxjmj@163.com  
  电   话:0371  -  63919054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