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军事领导血性素养的提升途径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化长河 日期:2018-12-19 11:33:25
言行和思考,必定会把历史之镜擦拭得更亮,利于看清血性涵养的方向。
  首先,多品前人血性之言。前人留下许多有关血性的言语,现在读来依然让人热血沸腾。司马穰苴说,“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鼓之急则忘其身”;孔子说勇,“勇者不惧”;吴起论将,“师出之日,有死之荣,无生之辱”;岑参诗云,“功名只向马上取”;陆游高唱,“一身报国有万死”;红军将士“生前是战士,死后是路标”;抗战勇士“宁肯前进一步死,决不退后半步生”;塔山英雄团在战场宣誓,“有我们在,红旗永远不褪色”。类似这样简洁生动、彰显血性的言论举不胜举,经常品味,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血性自然植入心灵。
  其次,多学前人血性之行。前人充满血性的英雄行为代代相传,让人震撼。汉代马援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而还;清朝左宗棠为平定叛乱,收复新疆,抬棺出战;红军师长陈树湘毅然用手撕开自己腹部的伤口,拉出肠子,用牙咬断,壮烈牺牲在敌人的担架上;狼牙山五壮士在打光最后一粒子弹后,砸毁枪支,集体跳下悬崖;邱少云超越生理极限,任烈火在躯体上燃烧而岿然不动。英雄已逝,但他们视死如归的血性行为长存,可以成为军事领导学习的标杆。军事领导要见贤思齐,在学有方向中实现血性升华。
  再次,多悟前人血性之思。前人对血性有过深邃的哲学思考。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出“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在《孙子兵法》中,孙武将“勇”作为将帅“五德”(智、信、仁、勇、严)之一,同时又将“必死,可杀”作为将帅“五危”之一。孙武还说:“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在古代,国君拥有生杀予夺之权,违抗君命需要多大的勇气!这是一种只要利于国家就不顾个人得失的特殊勇敢。他们这些思考充满辩证思维,聚焦胜利目标,仔细参悟,有利于军事领导深刻把握血性的真谛。
  三、常砺血性实践之石
  要学会游泳,就要下到水里去。实践是军事领导砥砺血性的磨刀石。军事领导要拥有钢铁血性,就要在“无日不治兵、无时不备战”的训练、管理、执行任务的军事实践中不断磨砺。
  首先,平时工作不怕苦。毛泽东同志提倡“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将“不怕苦”排在第一,说明“苦”的过程更漫长,比“死”更难以忍受。军事领导需要不怕挑战极限的身体之苦。高山缺氧,海岛缺水,大漠有风沙,北疆有极寒,军事领导所处的自然环境会十分恶劣;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连续奋战,彻夜不眠,挑战军事领导的生理、心理极限。军事领导还需要不怕孤独寂寞的精神之苦。远离都市繁华,家人离多聚少,连“风花雪月”都别有风致,那“风”是“铁马秋风”,“花”是“战地黄花”,“雪”是“楼船夜雪”,“月”是“边关冷月”。军事领导要在负重前行、甘愿受苦的过程中绽放出血性风采。
  其次,危急关头不怕死。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而牺牲与军人如影随形。军人心中的口号是“当兵不怕死,怕死不当兵”,勇于牺牲是军人的荣誉所系、使命所需。军事领导要在危急关头历练笑看生死的铁血豪情。在未来战争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