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领导丑闻引发的不良舆情及平息策略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朱 平 日期:2018-12-03 16:38:20
延伸。
  二、领导丑闻引发的不良舆情分析
  领导丑闻可分为经济丑闻、政治丑闻、工作丑闻、生活作风丑闻四类,其中最常见的是领导者贪污、受贿、违规参股、插手工程建设等经济类丑闻和包养情人、嫖娼、在国外观看色情表演等生活作风类丑闻。网络媒介的放大性传播效应,使领导干部私生活丑闻事件的社会负面影响迅速扩散,对社会公众的道德心理产生了巨大冲击,也造成了一定的思想混乱。从丑闻的触发来看,有被实名举报、单位内部传播、群众上访引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传播和上级纪检机关查处等形式。归纳各类领导丑闻产生的不良舆情,可以总结出以下特征。
  刚性特征逐渐凸显。一般而言,舆情是具有间接性和柔性特征的,然而涉及领导丑闻的不良舆情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十分能抓人眼球,刺激群众的兴奋点,往往不断扩大升级,形成较大的公共舆论,在舆论的推动下,必定会引发上级领导和纪检机关的关注并最终介入调查。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注重顺应民心,十分关注舆情动态,对于事实确凿和社会关注度高的不良舆情必定会介入调查。中纪委在2013年度就公开表示:提倡实名举报,凡是实名举报的,优先办理,及时回复。之前并不罕见的但求一团和气、官官相护等现象,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下变得越来越难以奏效了,从这个角度看,领导丑闻引发的不良舆论就具有刚性特征了,即有不良舆情必查,不要寄希望于不了了之。
  传播日益迅速并具有一定盲目性。“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部分人对领导丑闻有种娱乐性质的津津乐道心理,他们是十分自觉的领导丑闻传播者。网络技术和新媒体的发达更是提高了不良舆情的传播速度。据有关统计,在数字化网络条件下,丑闻最快几个小时便能大范围传播开来。必须注意的是,正是这种人人可以转发和发声的情感宣泄网络化背景,使得不良舆情传播具有了一定的盲目性,许多人在不了解事态真相时便发表评论,盲目跟风转发传播,这也给一些居心不良的人恶意造谣提供了平台,极容易混淆事实真相和误伤好人。
  指向具体且易产生连带效应。领导丑闻的指向是十分明显和具体的,都有明确指向的领导,且时间、地点、言论行为等事件要素齐全。随着公众的关注度、参与度的提高,内幕不断被挖掘,小的丑闻可以不断滚雪球式地发展为大的丑闻,丑闻内容也从一件事被顺藤摸瓜地扩展到其他事,人物范围也经常波及其他人。例如,四川的“严书记夫人”事件便是一个典型案例。2018年5月11日,微博传播了一条某幼儿园幼儿家长以官夫人的姿态狐假虎威、飞扬跋扈的消息,群众随后指出该官夫人所指的严书记就是四川某市委副书记严春风,严书记被牵涉出来了。网友对严书记家小孩就读学费高昂的幼儿园、前妻居住在高档小区等事实进行了曝光。5月14日,四川省纪检委便发布了关切该不良舆情的消息,并开始高效率展开调查。5月18日下午,四川省纪委监委正式发布了严春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在接受调查的消息。[2]
  舆情具有显著的周期性。一般而言,领导丑闻引发的不良舆情从发生到最终平息有着显著的周期性。第一是酝酿和产生期。领导丑闻被揭露出来的时机具有一定偶然性,在丑闻爆发之前均可视为酝酿期,毕竟有领导丑行存在这个前提条件,随时可能会引发丑闻。领导丑闻产生之初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