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制度协同视域下单位内耗治理路径探索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闫义夫 徐成芳 日期:2018-09-29 11:33:57
行成本和实施费用,提升了正式制度功能发挥的有效性。
  
  三、制度协同视域下单位内耗治理路径
  
  综上可见,建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协同路径是治理单位内耗的应然选择。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单位内耗治理需要建构刚性有力的正式制度提供外在支撑保障,同时也要通过非正式制度提供内在支持。两者协同互动、通力配合,形成推动单位内耗治理的约束合力。
  其一,健全单位正式制度,借以保障非正式制度在单位内耗治理中的效应发挥。非正式制度作用于单位内耗治理所依托的是单位成员的自觉性和自发性,而自觉性和自发性受制于单位成员观念意识、理性程度和思想觉悟等约束性限制,所以必须依托于单位外在刚性的正式制度作为保障。首先,健全单位权责分配制度。良好的权责分配是单位工作有序开展的必要前提,它可以避免权力争夺等问题的出现。权责清晰、分工明确的权责分配制度,使单位部门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和工作权限明细化和规则化,保证了单位不同管理层级权力与责任不冲突,保证了同一层级权责配置合理,避免权责配置不足或过度。从单位工作范围、单位岗位划分、单位职责界定和单位岗位责任制四个环节入手,制定单位完整的权责管理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授权规则,严格实行目标权责管理,做到权有所属、利有所享、责有所归。其次,完善单位民主决策制度。通过设定单位决策程序、规则和方法,规范单位决策行为。当单位决策涉及单位全体成员的切身利益时,应采纳单位成员的合理意见和诉求。只有严把单位成员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集体讨论等决策环节,才能确保决策的科学、合理、正当和公开,避免暗箱操作。将单位决策各个环节放在阳光之下,有助于决策者发现问题、获取信息、化解矛盾和获得共识,有助于单位实现决策的正当性和执行性,有助于夯实决策基础,有助于单位决策方案的执行和实施。再次,健全单位问责制度。问责机制作为硬约束,制约和规范了问责主体的权力,强化了问责主体的责任意识,克服了问责主体乱作为、懒作为和不作为,进而推动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最后,完善沟通机制。单位内部的成员与机构是相互依存的,这对沟通机制提出了要求。思想和感情上的沟通可以增进彼此了解,消除误解、隔阂和猜忌。没有沟通,就没有对单位精神和文化的理解与共识,更不可能认同单位使命。这样可以将单位外在需求转化为单位员工的自发观念和自觉行为,使其认同单位核心价值观和目标使命。
  其二,由非正式制度向正式制度过渡,提升单位内耗治理能力。新制度主义认为,将非正式制度因子引入正式制度目标体系中,是正式制度发挥功效的重要基础,将非正式制度因子内在无形的柔性力量上升为硬性的制度规则,能够形成对单位成员行为选择的约束力,杜绝单位成员搭便车行为,节省单位成员交易费用,减少正式制度执行成本。首先,推动单位文化和道德伦理建章立制。在坚持适度原则的基础上,将国家、社会等基本文化规范、伦理规范确定为单位内部的规则,以规则化的形式保证单位文化规范和道德伦理要求为单位成员所普遍遵守。它为单位成员行为提供了“适宜逻辑”,规定了单位成员哪些行为符合制度要求,哪些行为不符合制度要求,是制度效能发挥的重要内生动力。因此,要制定单位文化规则、道德伦理规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