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政绩机制失灵困境透视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周国宝 吕承文 日期:2018-06-08 18:05:49
政绩驱动不代表“明星官员”可以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但现实中企图通过冒进从中获取政治资本的政府官员也不在少数。“明星官员”的内在的人治作风浓厚,代表着特定时期的强人政治逻辑,终究与国家法治建设相悖离。“明星官员”看似正在高效地追求政绩的实现,事实上却以丧失人心的形式侵蚀政权合法性。
  政绩驱动下的腐败官员昭示了政绩数据背后隐藏的贪腐根源。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就会造成一种政绩的倒逼逻辑。比较典型的案例是河北大名原县委书记边飞,因为政绩不俗却未获得提拔重用,继而转向了贪腐。这其中正常的逻辑肯定不是政绩导致腐败,而是腐败绑架了政绩,结果造成政绩驱动的失灵问题。
  政绩驱动下的庸懒官员,表现为背地里的政治不服从。庸懒官员以低效与无效的结果来无言地对政绩机制的失败困境发起“抗议”。从本质上来说,腐败也是政绩驱动失灵的重要内容。“因各级官员有违法和掩盖其罪行的机会和诱惑,因而造成纪律松弛、腐败和个人专断。”[1]
  在政绩驱动中,下列情形是造成政绩机制失灵的重要原因:一是个人能力平庸的官员作为政绩驱动的当然对象,想要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却难以真正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实现政绩目标,就会陷入“彼得困境”。二是个人能力较强的官员,在激励充足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会勇闯法律红灯,成为“明星官员”。三是无论施政能力强弱,官员容易受到贪腐的诱惑,这是对政绩驱动的一种钻营。总之,只要可以表面实现政绩目标,暗地里实现自己的个人利益目标,有些官员宁可冒贪墨腐化、丢官帽的风险,以致造成政绩驱动机制的失灵。
  政绩本身存在整体与局部、战略与战术之间的联系,国家的集体政绩与官员的个人政绩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一些官员胆大妄为,不顾国家战略的部署与安排,眼里只见自己的个人政绩,也会导致预期政绩难以得到实现,“评估导向功利化,偏离公共导向”[2],造成政绩机制的失灵问题。尽管个别官员的政绩突出,但最终偏离了国家集体政绩的方向,也只会让政绩驱动陷入失灵的困境。
  政绩机制陷入失灵困境的主要原因有:第一,政绩机制需要在政治环境中运行,讲求公共道德,而非私人道德,如果公共目标与政绩利益没有得到明确区分,就会导致官员个体行动偏离国家政治运行方向。第二,政绩不仅意味着晋升,还意味着贬黜。在国家体制与社会民情暂时无法触及的情形下,地方政府的每一项改革创新都如同“摸着石头过河”,每一次都是一场拼官运的赌博。第三,官僚系统中历来缺乏让政府内部彼此合作的互信基础,政府官员各自处于分散与牵制的权力格局之中,他们凡欲有所作为,难免会采取单打独斗的策略,这使得国家战略上的集体政绩被分解为个体原子式、相互缺乏有机联系的个人政绩。第四,低薪酬(道德式的自我感动)与权力滥用的寻租腐败同步地侵蚀政绩机制,且整个国家的奖励不足以撼动人心,惩罚亦不足以警示效尤。当前体制中充满着无数的短视与虚无的个人政绩竞比、政绩工程泛滥现象,愈演愈烈的“政绩竞争锦标赛”反而把我国的政治统治和公共治理推向无尽的困境之中。
  总之,无论是英雄主义式的“明星官员”,还是贪多求快的冒进赶超者,抑或是庸碌无为的贪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