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四个着力点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陶善才 日期:2016-03-14 11:32:59
稳增长”,避免因经济震荡引发社会震荡,又要避免跌入“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转型。改革的着眼点就是针对新常态下供需不匹配的突出矛盾,处理好新阶段“动力机制转换和优化”问题。重点是从生产供给端入手,落实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尤其要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包括交易成本、各种税费、融资成本、社会保障成本等,以增强全社会创新能力。而改善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与效率,有利于将资源要素从产能过剩的、增长空间有限的产业中释放出来,为提供中高端消费服务的“朝阳产业”输送更多的劳动力、资金和技术。通过平衡需求侧扩张与供给侧改革之间的关系,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让整个经济变得更具弹性和可持续性。
  四、强化新理念下的“制度创新”,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
  创新作为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来的新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处于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从我国实际来看,制度创新最具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因此,从供给端推动结构性改革,根本仍在于制度创新,主要涉及政府管理、法律、市场环境等诸多方面,也就是要用什么样的新方式来连接生产要素。制度因素即组织创新能力能否突破旧有的管制与束缚,决定着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空间,也由此决定着新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正因为如此,习近平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明确指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
  当前正在推进的简政放权、财税体制改革、国企改革、土地改革、户籍制度改革以及行政管理改革等,总体而言都是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的制度创新。比如,2013年3月以来,国务院着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把简政放权作为改革的“先手棋”,下决心放权于市场、还权于企业,在不到3年的时间内,砍掉了三分之一以上的行政审批事项,彻底取消了非行政许可审批。再如,浙江省通过建设“政务服务网”,实现权力事项集中进驻、网上服务集中提供、信息资源集中共享,让公众和企业通过互联网可以便利地办理各项事务,实现了全能型的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办事效率大大提高,被称为一场以清权、确权、配权、晒权和制权为核心的“权力革命”。特别是随着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和金融制度等方面改革的不断深入,土地、劳动力、资本这三大基本要素必将实现更大程度的自由流动、优化组合,进而实现效率提升和创新激活。
  有权威人士指出,从“三期叠加”(“三期”指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到新常态,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深化认识的过程;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又是问题倒逼的必经关口。笔者认为,所谓“关口”,往往挑战最为严峻,也根本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但只要我们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突破这个关口,就一定会产生极其强大的爆发力。
 
  (作者单位:中共安徽省委政研室)
  责任编辑 凉 风  
  E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