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领导者的取信之方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仲伟霞
日期:2016-01-30 14:02:18
点放在工作上,而是去看领导脸色、猜领导心思行事,到最后,上下级之间演变为一种博弈关系,彼此缺乏信任。如果领导处事简单了,只是从工作上要求员工,员工也会跟着简单,大家也没有必要提心吊胆、溜须拍马。领导不厚此薄彼,大家也会一心工作,相互之间自然会产生信任。
二、上下级保持良好沟通
组织是为一定目标而存在的,在组织内必然存在着上下级权力关系,领导者是组织的管理者,领导者与组织成员又是管理与被管理关系。“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由若干个环节构成,而且每个环节紧密相连,缺一不可,而串联起整个系统的工具就是沟通。沟通是整个链条上十分重要的一环。”(闫玉科:《影响有效沟通的因素及其对策》,《企业改革与管理》2009年第3期)上下级信任的产生,是管理过程中有效沟通产生的结果。在组织中,管理者虽然是带路人,但是员工并不是领导意见被动的接受者。信任就是下级对上级管理战略、能力和价值的认同,领导与下属之间的不信任就是因为缺乏充分的信息沟通,员工对领导者意图、价值和目标存在认知障碍。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就存在着这样一个过程,即管理—沟通—信任。领导者与下属信任的产生开始于有效的沟通。
从一定意义上说,管理就是沟通的过程,组织的目标是在有效沟通之后达成的。在人际关系和谐的组织内,良好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工作环节。在工作任务下达之前或者贯彻过程中,进行必要的沟通,让成员了解工作目标的重要性,达成思想上的共识,会减少工作中的摩擦和推诿,有效达成工作目标。在这一过程中,领导者的沟通角色是必不可少的。在一个人际关系和谐、工作绩效好的单位内,我们也往往能够找到在管理过程中善于沟通的领导。这样的领导者,我们可以发现其在管理过程中渗透着沟通意识。仔细体会这种管理艺术可以发现,其实在进行有效沟通的过程中,工作中的误会和冲突就化解掉了。一旦在组织内达成一致的努力方向,整个组织成员就会信守承诺、说到做到,工作自然进展顺利。
因此,领导者在组织管理过程中与下属进行有效的沟通,首先要主动让下属明白你的目标和任务,并将自己对组织未来的愿景充分地传达给员工,让员工了解你的管理是要做什么。其次,作为领导者,也要创造与员工或者下属进行交流沟通的空间和机会。沟通是双向的,领导应经常了解下属的工作情况和对组织人际环境的看法等,并主动为下属提供必要的帮助。领导的主动姿态能缩小与下属之间的距离,淡化双方的防御心理。通过有效沟通,上下级相互熟悉、了解,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领导者了解了员工的所知所想,员工也了解了领导者的意图,消除了信息认知上的障碍,更容易建立信任关系。
三、领导者言行一致
世界上每个社会、文化、宗教还有民族,都非常重视言行一致的行为,言行一致是人类建立信任的共通元素。领导者言行一致,就可以得到下属和员工的信任。信任是相信他人在某些方面具有相应的能力、品格或承诺的一种托付。要取得其他人的信任,就必须做出让其他人信任的事情来,以证明你拥有这样的能力、品格或承诺。信任不是说出来的,一定是做出来的。作家罗杰?梅瑞尔曾说过:“许下承诺可以带来希望,遵守承诺可以累积信任,言语跟行动不分家的时候,才会产生力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