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全面从严治党”是跳出“历史周期律”的新路径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于 江 日期:2015-12-07 15:50:51
大人民的利益,取得了反法西斯的胜利,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是随着执政时间越来越长,党员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认为共产党执政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惯性产生惰性、惰性变成恶性,滋生了特权思想,开始脱离群众、压制民主,站在了人民群众的对立面,人民从对党的爱戴到厌恶、从支持到摒弃、从跟随到脱离。等党员发展到1500万、苏共垮台时,居然无人为之振臂一呼。不仅苏联共产党如此,东欧各国共产党亦如此,就是资本主义政党也是如此(如日本的自民党)。回顾这些历史,长期执政的政党丧失执政地位的原因,无外乎执政宗旨蜕变、党员队伍涣散、特权思想丛生、贪污腐败盛行、执政能力衰退。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当前存在的问题,吸取世界上一些大党、老党丧失执政地位的教训,加强党的建设,以“全面从严治党”跳出“历史周期律”。
  (三)“全面从严治党”是跳出“历史周期律”的现实逻辑
  我们党经过94年的发展历程,党员人数已经由建党初期的57名,增加到8779.3万人(截至2014年年底中组部公布的数据)。党员数量的增加,一方面说明党的队伍在不断壮大,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党员队伍结构的重大变化,并伴随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执政条件的变化表现出新的特点,党的建设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2011年胡锦涛同志在建党9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党面临“四大考验”(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和“四种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4年过去了,应对“四大考验”“四大危险”的问题仍然任重道远、步履维艰,特别是一些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先锋队意识淡化、组织纪律松散、党性不强,一些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弱化、工作软弱涣散,部分地方政府对中央决策部署打折扣、搞变通,奉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或“有保留地、选择性地执行政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问题屡禁不止等,这些沉疴流弊与党在新形势下所承担的历史任务和要求严重不符,如果不抓紧时间解决,势必动摇党的执政基础,丧失党的群众基础。对此,习近平总书记用“打铁还须自身硬”,表达了新形势下从严管党治党的决心,指出:“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会被历史淘汰。这决不是危言耸听。”[《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349—350页]这一点充分说明了党内问题产生的根本症结之所在,也明确了“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全面从严治党”的提出,就是基于这样一个基本的现实逻辑。
  三、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积极跳出“历史周期律”
  “全面从严治党”之所以强调“全面”,在于突出从严治党的内容全覆盖,包括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各个领域;在于突出从严治党的主体全覆盖,包括党的各级组织和每一名党员;在于突出从严治党的长期化、制度化,使从严治党成为党的组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