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自信、希望、乐观、韧性——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中的心理资本透视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周 颖 日期:2015-09-11 10:19:28
同志的讲话提醒我们,今天的雾霾问题不是短时间形成的,但也一定不会是永久性不可治理的。相信雾霾是暂时性的、局部性的和可以改变的问题,主动承担党和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这种态度无疑是乐观的。在治理雾霾天气的同时,运用乐观的解释工具解决人们心理上的雾霾,防止出现“恐霾症”,才能更有效地减少雾霾对身心健康的侵害。
  综上,乐观是一种解释风格。乐观的个体会把积极的事件归结于自身的、持久性的和普遍性的原因,而把消极事件归结于外部的、暂时性的以及与情境有关的原因。乐观总是与许多积极的结果联系在一起,因而从直觉上来看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是,盲目乐观的解释风格可能会产生副作用,甚至导致危害。因此,比较稳妥的归因风格是“灵活的乐观”,也即个体应该对客观现实进行正确的评价,然后选择应用乐观的解释风格还是消极的解释风格。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无论是对我们党90多年的实践经验的判断,还是对雾霾问题的评价,都突出体现了这种灵活的乐观风格。
  四、韧性: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的“弹性复原”
  韧性是心理资本范畴的第四个子维度。
  具有高度韧性的个体首先表现在能够从逆境、挫折和冲突中,恢复到正常状态。2014年7月7日,习近平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上的讲话中说:“殷忧启圣,多难兴邦。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证明,中华民族是具有顽强生命力和非凡创造力的民族,只要我们紧密团结起来,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近代以来,积贫积弱的中国屡受外强欺凌。面对西方的坚船利炮,虽然屡遭失败,但中国的仁人志士从未停止过抗争。抗日战争更是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精神的最集中体现。在危急存亡之际,全民团结一心,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国家逢多事之秋,却能大破大立,成就繁荣盛世;人遭遇挫折灾难,反能启发心智,成为圣人。这其中反映出的恰恰是个体和民族的韧性以及从逆境和冲突中回弹的能力。
  具有高韧性的个体还表现在能够从积极事件和成功中,恢复到正常状态。2014年11月9日,习近平出席APEC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时谈道:“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有人担心,中国经济增速会不会进一步回落,能不能爬坡过坎?风险确实有,但没有那么可怕。中国经济的强韧性是防范风险的最有力支撑。”回顾历史,中国经济能够在一次次冲击中复苏,体现出了从消极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的韧性能力。在过去30年中,中国经济保持接近两位数的高增长,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高增长之后,如何温和地降速度,实际上体现了从积极的超常状态恢复到新常态的另一种韧性。
  综上,韧性原本是物理学概念,指物体受到外力挤压时回弹。心理资本范畴的韧性是指个体从逆境、冲突和失败中,甚至是从积极事件、进步以及与日俱增的责任中回弹或恢复过来的能力。具有高韧性的个体能够承受高水平的破坏性变化,并同时表现出尽可能少的不良行为,表现出对环境的灵活适应能力。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提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