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领导者如何驾驭爱“顶牛”的部属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黄军昌
日期:2015-06-08 18:29:06
“饭勺难免碰锅沿”,领导者与部属在同一个组织群体中合作共事,难免发生“顶牛”的事,出现一点磕磕碰碰,应该说见怪不怪。但领导者对这种“顶牛”式的冲突必须妥善地处理,对爱“顶牛”的部属必须有效驾驭、合理引导,否则,不仅会影响领导者的职场威信,而且会影响单位内部的团结与稳定,给整体工作带来一定的副作用。那么,作为领导者,如何才能有效地驾驭爱“顶牛”的部属?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四点。
一、查明原因,贴船下篙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部属与领导“顶牛”,其中必有缘故。只有搞清楚发生“顶牛”的真实原因,才可以对症下药、贴船下篙。从部属与领导者“顶牛”的原因分析,不外乎三种情况。一是领导者自身的原因。有的领导者办事粗线条,方法简单,态度生硬,让部属接受不了,产生了情绪反弹;有的领导者处事不公,待人不能一视同仁,一碗水端不平,部属不平则鸣,出现心理杂音;有的领导者习惯于当外行领导,不懂装懂,瞎指挥,乱摆布,靠行政命令指导工作,导致部属心有怨气、口有怨言等。二是部属自身原因。有的部属有主见,但有时固执己见,脾气急躁,性情刚直,爱钻牛角尖;有的部属恃才傲物、自命清高,常有怀才不遇之感,有时牢骚较多,说话有“火药味”;有的部属对领导者有轻蔑之意,或有成见、有恩怨,心气不顺,把出领导洋相当成一种发泄手段等。三是积怨未能及时排解。有的领导者对部属批评不注意场合,伤害了部属的尊严,导致部属心中有积怨,有时借“顶牛”发泄不满情绪;有的领导者与部属间存在误会,因为缺少沟通,导致误解升级,进而形成裂痕,遇有某种机会,便会引发冲突等。“顶牛”尤其是在公开场合发生“顶牛”,不仅会影响彼此间的人际沟通,也会影响单位的人际环境。因此,当部属与自己“顶牛”时,领导者一定要冷静分析,寻根溯源,搞清缘由。属于领导者自身的问题,要敢于正视,不推诿,以即知即改的行动赢得部属的理解与尊重;对因沟通不畅而导致部属“顶牛”的,领导者要选择合适的时机,与部属坦诚地进行思想交流,如果部属对自己成见较深,直接交流有困难,必要时也可拜托其他领导帮助做好“活血化瘀”工作。属于部属的问题,可以通过谈心谈话的方式,在和风细雨中指出不足、提出建议,主动帮助其改正错误。做部属的思想工作是一门艺术,做“顶牛”部属的思想工作更要讲究方式方法,需要加倍的诚心和耐心,要循循善诱,力戒急躁冒进。
二、拓宽胸襟,大度包容
从人际交往的常态看,在公开场合发生“顶牛”,是一件伤和气的事,领导者感到颜面受损,咽不下这口气,有时会采取一些非理性的行为。这是不可取的。领导科学研究认为,能否稳妥处理人际矛盾是领导干部一项重要的基本功,特别是能否处理好自己与部属的矛盾,更能看出领导者的襟怀与气量。因此,当“顶牛”这种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后,领导者必须克制冲动、自我调节、冷静对待。如果领导者为了个人的尊严,斤斤计较,睚眦必报,部属也会不顾及自己的脸面,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结果将导致局面更难收拾,让领导者更下不了台。对这一点领导者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切不可为争一时面子、结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