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领导干部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王喜成 日期:2015-05-02 14:19:10
。要建立健全监测采集机制,定期对舆情信息进行监测采集,搞好梳理汇总、分析研判、风险评估和预警防范,对一些苗头性和倾向性舆情前移预警关口、前置防范措施;建立健全危机处置机制,加强组织指挥、综合协调、应急保障、舆论引导和处置反馈的研究演练,确保一旦有事能够迅速反应、稳妥处置;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法规体系,加快推进意识形态管理的立法工作,积极推进新闻、出版、网络管理法律制度建立和行政法规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地方相关立法工作,促进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特别是高度重视对网络等新媒体的管理,采取经济、行政、法律、教育等手段,建立健全新媒体从业人员准入制度,全面推进网络、微博、微信等实名制,加强对网站舆论导向的关注和有效管理。四是要综合施治。管好意识形态,要坚持辩证分析、正确对待不同情况,采取“一分为三”的方法,把正面引导舆论、善待诚恳批评、打击破坏势力有机结合,有理有利有节地搞好管控。突出弘扬主旋律,对正面的舆论要敢于发声;宽容宽待各种善意的批评意见,勇于纠治解决问题;建立健全依法查究机制,坚决打击各种捏造事实、造谣传谣、恶意诽谤等行为。同时还要讲究策略,按照网络生态和运行规律,综合运用法律手段、技术手段治理网上乱象,既打好正规战、阵地战,又打好运动战、游击战,机动灵活、针锋相对、出奇制胜,牢牢掌握舆论战场的主动权。
  四、提高话语权
  作为执政党的意识形态阵地,我们不但要该发声时发声,而且要主动引导舆论。一要把握导向。要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不动摇,牢牢坚守媒体的党性原则和社会责任,把正确导向要求贯穿到工作的各领域和全过程,从政治、内容、程序、技术等各方面把好关口。要着力建好用活舆论阵地、理论阵地和文化阵地,加强新闻出版、学术交流、文化活动以及网上舆论生态等的建设与管理,切实把好关、把好度、把好导向,决不能让敌对势力在我们的阵地上发声。要用好新媒体这个资源,把它纳入我们党的执政资源,为我所用,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引领,把抓导向、造声势的要求体现在每一块版面、每一面荧屏、每一个频道、每一个网页上,旗帜鲜明地“亮剑”、理直气壮地发声、有理有据地批判,在抢占阵地中确保话语权始终为我所用。二要快速反应。要把抢占舆论先机作为重要策略,快速甄别事实、深度研判情况、及时处置化解,主动引导舆论,努力掌握主动权。要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人工搜索与技术检测、综合分析与专题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准确分析思想舆情状况,科学预测舆情发展走势,增强处置工作的前瞻性,第一时间拿出科学的处置办法,避免出现“谣言面前,真相也投降”的被动局面。三要积极引导。要引导党员干部明辨理论是非,对影响大、危害大的错误思潮和主张进行有力批驳,帮助人们分清是非、澄清认识。要针对网络时代的特点,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对一些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具体意见,对由现实利益问题引发的不满,对因社会变革冲击而产生的非理性心态,通过建立健全信息发布机制和政策解读机制,及时发出权威声音,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疏导情绪,化解矛盾。四要善于创新。要积极适应互联网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新要求,认真研究宣传规律和艺术,在话语体系、表达方式、传播手段等方面主动求新求变,着力打造融通中外、雅俗共赏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