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党委如何把好干部破格提拔关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周建红
日期:2015-03-05 18:07:33
副“表情”:干部简历含糊其词,介绍情况支支吾吾,工作程序经不起推敲。对于质疑,一句“程序合法,过程公开”恐怕难以消除谜团,更会引来进一步追问:到底是“后生可畏”还是“后台可畏”?面对群众的质疑,组织部门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正风气”要纠“个别人”。战争年代20岁的师长、30岁的军长屡见不鲜,却很少有人对他们指指点点,而如今30岁以下的县处级干部要被各种舆论、媒体翻个底朝天,引来各种猜测,区别就在于前者的本事得到群众认可,后者的能力还有待证明。而有待证明并非经不起考验,现实中破格提拔的干部绝大多数是有真才实学的,只是个别违规破格的“火箭式”干部引发了群众对这一特殊群体的质疑,导致不敢大胆破格提拔干部,压制了一些优秀干部的成长,造成人才浪费。杜绝这种现象,各级党委责无旁贷,必须下大力气肃清害群之马,营造实干得实惠、靠素质立身、凭本事进步的良好氛围,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激励优秀干部凭本事脱颖而出。二是“扶上马”还须“送一程”。破格提拔的干部都是因为政绩突出,在同一层级中脱颖而出的青年才俊,往往被群众“高看一眼”,他们被破格提拔后的表现很容易成为群众关注的焦点。一些干部被破格提拔后对新岗位一时表现出的不适应,也容易引起群众对党委选拔使用干部公信度的怀疑。因此,各级党委应当在破格使用干部后,着眼于新的岗位要求、环境特点,通过“入门课程”“信息推送”,在破格提拔的干部上岗前擦掉其工作上的问号,在上岗后给予其大量信息“补给”,及时搞好传帮带,持续进行关注,不间断地搞好指导,为他们打开工作局面搭台子、压担子,引导他们主动适应新环境、新任务、新要求,缩短适应期,尽快融入新环境、适应新工作,全面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破格提拔的干部不仅“上得去”,而且能“坐得稳”。三是“发言人”不能“挤牙膏”。在当前“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播音员”的“自媒体”时代,社会舆论纷繁复杂,会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在这个舆论场里,正能量不去占领,负能量就会充斥;大道消息不通畅,小道消息就会乱飞。选拔使用干部关系党委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公信度,各级党委要发挥好主流媒体手中的麦克风是“金麦克风”,不仅音量大、功能强,而且受众多、传播广的特点,及时主动、真实、全面地将干部破格任用情况在适当的时机、场合,以新闻发布会、网上公示等形式向群众公开,消除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种种误解,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引导媒体和舆论正面报道破格提拔干部的相关工作,以公开、透明的形式,进一步提高干部破格提拔的公信度,从而真正揭开干部破格提拔工作的神秘面纱。
(作者系武警8714部队政治委员)
责任编辑 介明菊
E-mail:ldkxjmj@163.com
电 话:0371 - 639190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