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同质化竞争下年轻干部如何锻造个人实力与定力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周建红
日期:2015-01-06 15:42:57
,下令处死他,并命令御史袁凯把案卷拿给太子复审。面对用重典的皇帝和主张仁政的太子,袁凯左右为难。朱元璋问他:“我要杀人,太子却要宽容,你看谁对?”袁凯回答:“陛下要杀是守法,太子要赦免是慈心。”皇帝很满意这番回答,不但赦免了这个大臣,还重赏了袁凯。由此可见,妥善处理与上级、同级和下级的人际关系,使团队成员友好相处,互相配合,协调一致,直接关系到各项工作成败。大事要讲原则,坚持实事求是。什么是大事?笔者认为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涉及部门核心利益的、影响国家根本利益的,都算是大事,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来不得半点假把式,耍不得半点小聪明。同时,还要改进工作作风,对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自查自纠要求,更加聚焦“四风”,切实消除那种把吃饭喝酒当作必要的感情交流、把收受财物当作难挡的人情世故、把推诿扯皮当作例行的办事程序、把满纸大话当作正常的战略规划的错误思想,在求真务实中为群众、为单位、为国家办实事、办好事。小事要讲风格,注重方式方法。解放前,陕甘宁边区农妇伍兰花的丈夫犁田时被雷电劈死,伍兰花借机大骂“世道不好”“共产党黑暗”,保卫部门闻讯后立即将其拘押,并建议判处其死刑。毛主席知情后连忙制止,在了解到她家生活困难,家里全靠丈夫支撑,而政府公粮负担较重的实情后,心情沉痛,立即指示放人,并要求边区政府调研,减免不必要的公粮。伟人宽阔的胸襟提示我们:对不同的意见建议,要拿得起、放得下,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善于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科学决策,防止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和各行其是。平时要多沟通,融通内部关系。对上级要服从,主动了解上级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意图,不折不扣完成上级交办的工作,主动汇报手头上的工作,不能架空上级。既站在微观位置考虑本职工作,又站在宏观位置替领导出谋划策。对同事要尊重,在工作上分清职责,掌握分寸,不越俎代庖和推诿责任,互相配合,优势互补,不拆台挖角和唱对台戏。对下级要肯定,认真听取并采纳下级合理的意见建议,对下级取得的成绩及时表扬肯定,对下级工作尽己所能支持。
三、在心理调适上,自觉消除得与失的情感波动
年轻干部朝气蓬勃,富有活力激情,这是好事,但由于社会工作经验欠缺,在实际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干劲有余而韧劲不够、信心很足而招数不多、想法很多但用处不大的情况,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同时,行政体制改革带来的铁饭碗消失、行业收入对比带来的直观冲击、职务晋升带来的岗位变化,同事平步青云,自己原地踏步,难免造成得失不对等的心理落差。这时,年轻干部要保持良好心态,正确对待得失。要保持得时淡然的戒骄戒躁心理。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对个人职务待遇提升等“利好消息”,不可沾沾自喜、故步自封,而要始终积极进取,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欲所动。中国古代盛行科举制度,曾国藩连考三次会试才赐同进士出身。面对成就,他始终听从名师唐鉴和倭仁指导,躬身自省,严格要求自己,终成晚清中兴名臣、理学大家。反观《儒林外史》里的范进,面对突如其来的惊喜,竟疯癫痴狂、丑态百出,在挨了胡屠户一巴掌后才如梦初醒。要保持失时泰然的豁达开朗心态。对待得失,要有如下心态:提职没轮上没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