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同质化竞争下年轻干部如何锻造个人实力与定力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周建红 日期:2015-01-06 15:42:57
  近年来,伴随着人事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队伍呈现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发展趋势。实践表明,绝大多数年轻干部锐意进取、奋发有为,有的还走上重要领导岗位,独当一面,为单位建设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但要清醒地看到,由于编制体制呈金字塔结构,年轻干部的晋升提职始终面临着僧多粥少的供需矛盾,学历、年龄、资历、经验等方面大体相当的同事之间难免有竞争和冲突。如何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职场的佼佼者,需要年轻干部不断地努力、克制和提高,在工作实践中注重修炼缜密的心思、成熟的心智、开阔的心胸和灵敏的思维,扬长避短,持续发力,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此,笔者送给各位年轻干部四句“箴言”。
  一、在职业生涯规划上,注重强化点与线的辩证思维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通过严格招考进入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刚刚走出校园的他们,在职业规划上存在以下明显倾向:在职业能力的自我评估上,很多人存在高估或低估的倾向,呈现明显偏差;在对职业信息的了解上,过于关注职业是否符合自身需要,忽略了职业要求与自身素质的匹配程度;在职业准备的投入上显得比较被动。例如,当前部分基层年轻公务员抱怨收入待遇低、工作环境差,于是精力外移,工作不尽心安心,辞职风、诉苦风充斥于各大媒体。平心而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当初年轻干部职业定位不准确。因此,根据自身兴趣特点,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事业,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找准职场启航的立足点。钱学森归国后,组织委派他担任国防部五院院长。作为科技型人才,他有能力为中国导弹事业办好扫盲班、搞好技术攻关,但对繁杂的行政、后勤事务却力不从心。为此,他主动给聂荣臻写信请辞,改正为副。对年轻干部而言,初入体制内工作,总以为是进入了职场“保险箱”、坐上了社会“头等舱”、驶入了人生“快车道”,其实现实远非那么简单。机会只会给有准备的人。要尽早认清单位性质特点,适应工作环境,摸清工作规律,找到自身特长优势与岗位需求的最佳契合点,尽快进入角色。要画好成长成才的事业线。许多心理学家在进行职业规划时常用“5个W”的思考模式,这对我们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要想清楚我是谁,清醒地认识自身优缺点;我想干什么,个人在不同阶段的兴趣与目标不完全一致,需要时间和经历的逐渐积累才能固定;我能干什么,了解自身潜能,如对工作的兴趣、做事的持久性、临事的判断力以及知识结构的全面性;环境支持或允许我干什么,工作环境在客观上包括人事政策、企业文化、职业空间、当地经济发展等,主观方面包括同事关系、领导态度、亲朋好友等;自己最终的职业目标是什么,正确预测自我在单位的提升发展空间,形成个人发展计划。要制定合理实际的阶段目标。事物的发展总是循序渐进的,职业生涯规划必须有目的、有规划地推进。年轻干部要按照个人意愿与部门发展、能力素质与岗位特点相结合的要求,制定好职业发展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同时对照规划完成情况,定期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完善,保证规划目标能有效落实。
  二、在人际交往沟通上,灵活把握方与圆的处事原则
  对绝大多数年轻干部而言,学习并运用好协调艺术至关重要。明代时,某大臣在查案时饮酒,朱元璋因此大怒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