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提升县域治理能力和水平须把握好的战略要点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李庚香
日期:2014-11-06 09:47:26
打好基础”。“双基”,包括基层组织和基层制度建设两个方面。当前,大量的信息在基层交汇,多种思潮在基层激荡,各种矛盾在基层汇集,甚至一些矛盾和纠纷也在基层酝酿、爆发。可以说,基层既是产生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源头”,也是协调利益关系和疏导社会矛盾的“茬口”。要实现长治久安,必须在基层、基础上狠下功夫。
基层组织是指基层党组织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当前,基层组织建设要重视“有形”覆盖与“有效”作为相统一,增强服务功能。虽然矛盾有主次、诉求有缓急,但是,我们要通过“双基”建设,切实加强基层治理,真正让群众办事有人服务、困难有人帮助。要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带动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不断提高河南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平。
河南加强基础制度和机制建设的做法,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基础制度建设,主要包括四项:一是完善基层民主科学决策机制。要以“四议两公开”制度为基础,推动重大事情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尊重群众的民主权利,尊重群众的主人翁地位,解决好群众民主权利保障的问题。二是完善矛盾调解化解制度和机制,维护公平正义,让群众感到不公有地方说理、有地方评理、有地方处理,解决好公平公正问题,也即解决群众“气”的问题。当前,不少矛盾和问题的出现都与“不蒸馒头争口气”的心理有很大关系。“秋菊打官司”,讨的就是一个说法。在这里,要注意做任何事情都要从维护群众利益出发,保护多数群众的合法权益,解决群众“利”的问题。基层很多事情,表现上虽然是鸡毛蒜皮,但核心是利益问题,是利益之争。三是完善基层便民服务工作制度和机制,完善基层服务网点,构建综合便民服务体系,让老百姓办事方便、遇到困难有人帮,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四是完善基层党风政风监督检查制度和机制。这个机制是要解决对干部的监督问题。对于干部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要有人管、有人制止、有人纠正、有人追究。
“双治”,就是“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法治”与“德治”这两种不同的治国理论在中外历史上已经存在几千年。中原文化传统历来十分重视道德、崇尚修德,强调“道德当身,故不以物为惑”。党的十八大将“法治”定位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定位为我们所要倡导的核心价值理念。当前,核心价值观和依法治国,一为“德治”,一为“法治”,成为被称为“第五个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两大支柱。“法治”与“德治”如同鸟之两翼、车之双轮。这就要求我们要正确认识“法治”与“德治”的互补性、兼容性和一致性,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形成抑恶扬善、“法治”与“德治”有效运行的制度机制,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过,治本之策,还在于“法治”。没有“法治”框架和思维,不可能成为现代化国家。同时,没有得到全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