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6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硬规定”与“软抵抗”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沈士光 日期:2014-08-29 18:26:47
二、做好“硬规定”持续遭遇“软抵抗”的准备
  著名的社会学家波兰尼有一个关于默会知识的理论,他认为,知识有两种,一种是明确的知识(explicit knowledge),还有一种是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默会知识是“认识者心领神会却默然不能或无意以言语形式表达的认知活动”。波兰尼说的这种默会知识在中国也是被强调的,比如我们经常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默会知识是根据生活和工作经验而掌握的知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指的就是在世事人情中有许多不明确的知识,人们只能靠观察、领悟才能学得到。默会知识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与文化传统有密切的关联,比如我国是个“熟人社会”,在熟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往往形成“圈子”,在对待熟人和陌生人上就不可能平等,由此造成制度化的程度就比较低,所谓的“潜规则”盛行,大量滋生出来自于生活的默会知识。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默会知识也是有负面效应的。
  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共中央下发了八项规定。这种规定实际上不是第一次颁布,以往每年春节期间,中央有关部门都会下发一个类似不准大吃大喝、请客送礼的文件。但是,人们也都知道文件的有效性是很成问题的,甚至有的学者认为,那些文件的制定者在发布文件时根本没有想到它会管用。一旦党政机关吃喝送礼之风超过了公众容忍的程度,有关部门就不仅要发文件,还要进行检查,通过明察暗访抓一些典型事件和人进行警告。但是,时间一长又会故态复萌,周而复始。于是人们生成了这样的一个默会知识,即“八项规定”也只是一阵风而已,是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上任之后树立权威的“一把火”。人们用“避风头”“斩葱头”等词来表达,意思是说不要在这个时候“顶风作案”,以免祸及自身。
  人们根据这种默会知识形成一定的行为准则。
  其一,暂时性行为收敛。默会知识往往由以往的经验所留下的痕迹的记忆而产生。规定一开始会很“硬”,很有“势”,所以不能以硬对硬。在规定初始的一段时间里,应老老实实地配合与服从规定要求,否则就会“枪打出头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硬”规定最终也会变成“强弩之末”,从上到下逐渐消解于无形之中——或者是因为各种复杂的关系的原因,或者是由于中央到地方的链条太长的缘故,或者因为领导也是人,也是要讲人情世故等。有人以“吹气球”做比喻,即上级领导“吹气”使良好政风的气球变大,一旦不再吹气,日子久了,气球就会慢慢泄气还原。一项“民众眼里的作风转变”的网上调查显示,受访者中64.23%的人担心“中央决心大,下面不落实”,可见这种默会知识的共识也已经在民众之中形成。
  其二,采取各种“软抵抗”。默会知识是长期生活经验积累形成的,难以在短时期内消除。从一些地方应付八项规定的不良行为来看,变相“软抵抗”的形式已经有很多种,如在贯彻中央有关规范办公用房标准规定时,有的地方采取敷衍上级走过场的方式,局长搬入处长办公室,处长搬入科长办公室,实际上是等“风头”转向。这里既有上级的原因,比如少数地方上下级之间达成默契:检查是我的责任,你配合我检查,检查过后,你做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