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硬规定”与“软抵抗”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沈士光
日期:2014-08-29 18:26:47
模的双重扩大,使得政府成为社会的“巨无霸”“利维坦”。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从20年前就已经被提起,每届政府都在不断强调,但实际上难以调整和改变。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各地豪华的政府办公楼拔地而起。不但政府机关办公设施得到了大大改善,有的地方政府办公楼极尽奢华,政府领导者的办公室条件之优渥令人咂舌,而且与之相关的政府接待费用几乎不受限制,“政府有钱随便花”的现象司空见惯,造成公共资源、公共物品的极大浪费。与之相对应的是,在日益“强大”的政府面前,社会批评声总是显得“底气不足”,监督力量总是体现得非常不够,甚至社会要迁就政府。说到底,人们为了保持经济发展的速度,需要激发政府发展经济的动力。
在这种情况下,“硬规定”的落地实在是在啃“硬骨头”。但是不啃“硬骨头”,我们似乎就会离当代世界的平等理念越来越远,离人民的期待越来越远。我们不时地被积累下来的矛盾与困境围困,突围的难度越来越大。
其一,滋生特权的土壤堆积起来与公众隔离开来。一些领导干部也陷入了两难的悖论中,一方面他们需要与公众建立起信任合作机制,另一方面他们也面临着某种不能摆脱的诱惑,即追求权力带来的种种溢出的好处,要同时实现这两个目的自然是难的,犹如一面在筑墙另一面在拆墙。苏联政治活动家阿尔巴托夫在其回忆录《苏联政治内幕》一书中指出,党内特权是苏联解体极为重要的原因,严重的特权一方面使得领导干部不愿意放手,另一方面使得公众产生怨恨,当特权成为当权者的生活方式时,公众也就完全抛弃了他们。尽管我们也看到,有的地方政府和领导者会在体制内进行动员,也会利用各种道德资源进行自我约束,如自己带头树立道德标杆等,但总体上这种自我约束的动力很弱小,效果也很有限,难以持久有效。尤其是政府内部掌握权力的领导者,与权力相比较,自我约束的道德力量总是显得微不足道。
其二,政府超然于社会之上的角色快要走到尽头。在过去一段时期里,政府能够相对独立于公众,超然于整个社会之上。作为资源配置者,政府制定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促进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因为那时经济增长有许多空间、空白和生长点,政府的布局即使存在瑕疵,公众的利益获得也是实实在在的,人们服从政府的原因是换取利益,而不是真正信任政府。现在政府已经不可能像以往那样站在高处扮演指挥者的角色,而是越来越多地有求于公众,征地、拆迁,建立垃圾场,甚至建设公共交通设施、公共福利院等造福于公众的事情,也要依赖于公众的同意。我们已然发现“政府作为越多,公民感觉越差”的现象在蔓延。政府已经到了放下身段的时刻,如果公众对政府的公共开支没有知情权,那么,一方面公众无法监督政府,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政府首先破坏了这种信任合作机制的建立和维护。我们看到,一个时期以来,针对政府的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增多与这一机制的损害有极大的关系,甚至是某一个公共性事件被披露之后,无论政府是对还是错,有无利害关系的公众都不会站在政府的立场,反而会群起而攻之,少数人还会借题发挥,有意抹黑政府形象,夸大势态,说到底这与政府平时的权力傲慢有密切的关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