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群众工作的新变化与因应思维转型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段华明
日期:2014-07-01 16:22:30
的领导干部,只要轻轻一点鼠标,就可以与最广泛、最普通、远在千里之外的群众互动,及时地了解社会上最鲜活的情况。由于有大众的直接参与,网络比传统媒体更能真实率直地反映民情体现民意,在互联网上有心里话可以开诚布公地交流,更容易听到真话,明察实情。上网是当代领导干部的微服私访。现在有些干部害怕网络,甚至视如洪水猛兽。其实不然,只要我们真正掌握了、用好了,网络就会成为我们的执政利器而不是相反。总书记、总理多次与网民互动,并通过网络问计问策,这既给领导干部树立了运用新技术的榜样,也是对领导干部无言的鞭策。
广东“十百千万”活动,改变传统下乡干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做法,明确要求同学习同工作同劳动。这是重大思路转变。只是简单地从干部能否同农民吃住在一起,来评价下乡干部的作风、工作好坏,已经过时。“新三同”则要求驻村干部自己开伙,也不需要住在农民家里。这既继承了党的好传统,又是创新。这一变化说明,现在对驻村干部进行评价应重内容而不是形式,关键是要考察驻村干部能否做到与农民同心同德,不给老百姓添麻烦,深入群众了解困难,帮助解决困难,寻找致富门路。当今下乡干部的主要作用,是在与基层干部和农民互相学习、一同工作过程中,为当地发展出谋划策、牵线搭桥,实打实地为农民解决问题。
3.群众工作要有新思维
发展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所在,但发展必须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福祉为目标,这是新时期群众观点的新体现。在重大政策制定和重要建设项目实施时,要认真评估对群众利益的影响,充分听取群众意见,重视群众的感受,使政策的实施和项目的建设对群众生活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高度重视公共利益问题是群众观点在新时期的重要内容。凡是涉及民生的重要事项,如就业、交通、住房、教育、卫生、物价等,必须审慎操作;纯公益性的事业,不能简单推向市场;能用市场手段加快解决民生问题的,可以而且应该在市场中寻求解决的途径,同时应该充分估计其副作用,切实减少和弥补可能对一部分群众带来的影响。
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贫富差距的扩大,使追求公平正义成为群众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政务信息的公开、透明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很容易被网络迅速扩大,造成工作被动,但也可能成为创新工作方式、改进群众工作的契机。要加大通过媒体直接与群众沟通的力度,不仅要通报想要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要讲清为什么这样做,直接回应群众关心的问题。要耐心做好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群众的工作,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对于一些人妨碍公共利益的行为,尽可能通过耐心规劝使他们自行改正。当这些人的行为涉嫌违法时,必须合法、合情、合理采取措施。
二、怎样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问题
1.正确认识“权力的傲慢”与“民粹主义”问题
深圳市前市长许宗衡当年说:要做强势政府,“政府不能一遇到问题就表现出软弱,如果把政府搞得弱势,啥也干不成”。有人赞美不愧中国首个特区市长,有胆量!有勇气!有硬气!其实为官太强势,做事容易理想化、简单化,容易出错。权力有无限膨胀的天然属性,只有把公权这只猛虎关进牢笼,才能减少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