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领导干部应从五个方面维护党的组织纪律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贺恒扬 日期:2014-04-22 11:11:01
,是践行为民宗旨、规范权利义务的一种自觉,是约束形形色色非组织活动的刚性准则,更是确保党内团结和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
  习总书记在2013年全会上强调了强化政治纪律问题,今年又提出要严明组织纪律,体现出新一届党中央透视问题、切中要害的清晰的党建思路。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在维护党的组织纪律方面,要重点做到五点。
  第一要相信组织。这里面有两层含义,一是相信,二是忠诚。只有相信组织,才能忠诚于党。我在检察系统内部的一次会议上,对“忠诚”二字定义为十句话:忠诚是一种伟大的信念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忠诚是一种信任,忠诚是一种财富,忠诚是一种能力,忠诚是一种真实,忠诚是恪守的诺言,忠诚是一种品格培养和责任担当,忠诚是一种文化积淀,忠诚是一种作风养成和对精神家园的坚守,忠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和美德。我党90多年来,历经坎坷,薪火相传,不断走向新的胜利,从1921年十余人聚集嘉兴南湖成立到万里长征,再到解放全国,直到现在成为拥有8500多万党员、420多万基层党组织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精神和信仰,靠的就是忠诚和信念。为了追求理想和信念,先辈们一个个抛头颅、洒热血。江姐牺牲时仅29岁,她面对国民党的老虎凳、吊索、撬杠、带刺的钢鞭、电刑、竹签,仍然铿锵有力地说:“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的意志是钢铁。”据史料记载,在我党争取民族解放、建立新中国的过程中,牺牲了2200多万人,像江姐这样有名可查的烈士就有370多万人。这些革命志士对党是何等忠诚、何等信任!与之相反,《人民论坛》进行的党的优良传统流失状况专题调查显示,34.9%的人认为我们的党员干部“不讲政治,信念缺失”。中宣部和国家统计局的一个调查发现,党员干部中有17.6%的人信仰非马克思主义,有的甚至相信宗教和邪教。我省某县有一个基督教会,几年时间内发展教徒7000多人,这些人对一个大字不识的教会长一呼百应,让围攻哪个单位就围攻哪个单位,让攻击哪些人就攻击哪些人,里面甚至还有一些党员干部。这种巨大反差值得我们深刻反思。有了信任和信仰,忠诚于党就有了原动力。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我们一定要坚信党,忠诚于党的事业,相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第二要敬畏原则。古人云:君子之心,常存敬畏。人有所畏,其家必和;官有所畏,其政必兴。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叫《敬畏:领导干部必须坚守的信仰底线》,核心意思是领导干部的敬畏不同于老百姓的敬畏,他们的行为具有很强的社会示范效应。主张普通老百姓要敬畏道德、敬畏伦理,而领导干部除了这些基本的敬畏,还要敬畏组织、敬畏法律、敬畏原则。“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一个人敬畏原则,就会从善向上,不按原则办事就会向恶堕落。邓小平同志也曾经讲过,“共产党员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也不好,要怕党、怕人民群众、怕法律规则”。敬畏原则,既是工作态度问题,更是政治立场问题。尤其是在新一届党中央突出强调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领导干部既要敬畏党内的制度规定,又要严格遵循国家的法律制度,真正把党的纪律当成不能触碰的高压线。一个党员干部欲望要有“上线”,道德要有“底线”,人生要有“标线”,要形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