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领导心理困局”的生成与消解研究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牛余庆 日期:2014-04-22 11:09:51
斯坦称之为“社会管制员”。
  从我国领导干部特殊性看,马克思早在巴黎公社时期就做出了明确回答——所有的公职人员都是人民的勤务员,“社会的负责的公仆”。将领导干部称为“公仆”,将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表达为“仆人”与“主人”的关系,是人类政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因此,作为领导干部,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公仆理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应将“政治人”角色摆在第一位。
  (二)遵守角色规范,消解角色冲突压力
  当一个人所承担的几种角色间出现了行为规范互不相容的情况时,会发生角色冲突。消解角色冲突的方法,是在角色排序选择后,遵守该角色规范。
  角色规范是指社会根据需要而期待角色应该达到的行为模式或行为标准。政治人角色的定位以及其中所包含的综合的社会关系,决定了领导干部的特定权力与责任以及相应的权利和责任,同时也意味着需要受到领导干部角色规范的制约。领导干部的角色规范就是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履行职务、承担责任和义务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领导干部的角色规范,从形式上看可以有成文的规范和不成文的规范之分。成文的规范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党纪国法,由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制度和纪律组成;不成文的规范则包括社会的各种风尚、习俗和惯例等。从具体要求上可以分为正向规范(扮演者可以做、应当做和需要做的行为规范)和反向规范(扮演者不能做、不应当做的各项行为规定)。
  领导干部要善于在角色规范的约束下,强化角色意识,并通过角色规范端正自己的行为,消解角色冲突。当你以一个领导干部的身份出现在某种场合的时候,社会对你的言行举止就有了特定的要求,因此,你不该笑的时候不能笑,不该说的时候不能说。
  (三)强化角色扮演,消解社会环境压力
  角色扮演是一种综合性、创造性的互动活动,人们通过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可以分享和感知经验与心得。实际上,由于社会环境影响着角色进入,一个人与他所承担的角色之间总是存在着角色差距。因此,要消解社会环境的压力,按照逻辑关系还必须做好“渗透”工作。
  加强党性修养,增强角色意识。党性修养对领导干部来说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是党员干部以怎样的自觉性、主动性来改造自己并服务人民的问题。党员干部要从自身的社会属性、社会地位出发,把党性修养的要求落实在对自身角色规范的认识之中,把角色意识的形成融入对党的历史使命的实践之中。加强党性修养不是建造空中楼阁,也不是赶做表面文章,而是强化角色规范。
  培养作风习惯,防止角色失败。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优秀是一种习惯。”作风建设的目标,就是要让每一个领导干部把追求优秀变成一种习惯,把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与维护自己的形象变成一种自觉行为。领导干部要在政治舞台上始终如一地按照其角色规范有所作为,养成好的作风和习惯,真正进入角色,必须注重培养作风,防止出现不正之风、腐败问题等角色中断或者角色失败现象。
 
  (作者系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党建部教授)
  责任编辑 凉 风  
[1][2][3][4]